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
全國港澳研究會最近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的小組,我因為自覺對研究會的工作一直無甚貢獻,且摸索內地與香港應如何發展, 向來都是我的核心興趣,所以被徵入伍,也就沒有理由拒絕了。這項無酬任務不免要迫着我沉澱一下初步階段的思路。
大灣區的發展與「一帶一路」必定有緊密關係。「一帶一路」若成功,會有更多較低度發展的經濟體能融入國際市場中,它們的發展很可能比非「一帶一路」的國家更快。但這也意味着中國將面對的世界市場,會變得更大。出口的商品與服務,需求大了,自然也會要求生產的規模能夠擴張。從大灣區的地理位置看來,它的主要着力點應是海上絲路,歷史上的陸上絲路,可能不是大灣區這一生產基地的重點,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大灣區對陸上絲路國家可能做出貢獻。正如東京灣區、紐約新澤西灣區、三藩市灣區等幾個大灣區,粵港澳灣區應是面向海洋、擁抱世界,努力打造規模效應的。
但生產規模擴大並非粵港澳大灣區的唯一目標。現時「一帶一路」國家中,雖然有富有窮,但平均而言, 這裏人民的人均GDP只等於非「一帶一路」國家人民的三成左右,其勞動力也是相對便宜的。這些國家當中,有部分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會採用中國過去的發展模式,亦即先利用自己相對廉價的勞工,生產符合自己相對優勢的勞動密集產品,並出口到其他國家去。這對中國的生產並非是壞事,因為中國的生產因勞工工資上升及科技水平提升而早已走上產業升級的經濟轉型之路。世界及中國都繼續需要價廉的勞動密集商品,以應付人民所需,由「一帶一路」國家接過棒生產這些商品,是合理之事,但這同時也會對原本是世界工廠的粵港澳大灣區構成壓力,促使它加快轉型。轉型後幹什麼?目前看來,主要應是金融、創新科技及商貿這幾種大灣區已呈優勢的高增值領域。
轉型及產業升級需要條件,大規模的生產同樣也要面對一系列的挑戰。資金倒不是主要的問題,中國人民每年的儲蓄量,早已是世界第一,新增的資金需要不斷找尋有好回報的投資機會。那麼,大灣區需要哪些條件才能更有效地升級轉型?
變身「一小時生活圈」都市群
首先是它的空間與土地。生產及服務的規模比之前上升,對土地自會有更大的需求。不可忽視一點,世上著名的金融中心、創新科技中心、商貿中心,樓價都貴得要命,倫敦、紐約、香港、三藩市等盡皆如此。高昂的地價反過來又制約着這些地方的發展。我們也知道,香港人口不可能全部都從事金融業或進行商貿活動,三藩市灣區的人民也不會全部都搞創新科技。從事高增值行業的人,就算能賺到外界的錢,他們也需要有商戶能滿足他們在本地生活上的需求,一個興旺的大灣區,必然也是一個生活方便的城市群,否則人才為什麼要來工作生活?但如上所說,這些地方的樓價都會很貴,等閒人士或只能提供較低檔服務的,如何能支付昂貴的樓價與物價?
不同的灣區有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三藩市大灣區,灣區西面樓價極貴,於是不少人口便移居到較便宜的東面,整個灣區的發展面積逐年增大,這有利於壓抑樓價高企帶來的影響。要做到此點,需要有完善的公路網以縮短交通時間(三藩市灣區地鐵遠不及香港、深圳與廣州的先進,不說也罷),不過他們仍未能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上下班堵車一直都造成困擾。
樓價在香港、深圳與廣州都已成尖銳問題,將來大灣區的經濟若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這問題只會更嚴重。如何解決?長遠而言,大灣區的11個城市應各有分工,不一定全都要變成經濟生產基地。有些城市應集中資源搞好環境保護,建設住宅而不是工廠,這有利於壓抑樓價,但前提是基礎建設要真正能大幅縮短交通時間,整個大灣區的城市都應逐漸變身為「一小時生活圈」的超級都市群。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在90年代初已提出大灣區概念,但當時大灣區的基建比不上今天,也沒有高鐵,離「一小時生活圈」的條件太遠。到今天,我們已可預見這並不只是夢想而已。
發展區域文化提升大學質素
除了土地空間外,發展大灣區的另一重要條件是人才匯集,這又需要在幾方面做工夫。第一是本地區有無質量頂尖的高校群?紐約及附近有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但若論對地區的影響,卻是以三藩市灣區的史丹福大學及加州大學更為鮮明。究其原因,後者的教授與學生往往能在實驗室未出成果前,便已思考將來如何把科研成果產業化。而且因加州氣候宜人,附近有泰浩湖(Lake Tahoe)、優山美地(Yosemite)、海岸紅樹林等風景優美之地,所以學生畢業後都不想離開,硅谷也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並不具備加州所擁有的某些條件,但正如吳家瑋所言,真正有能力的人,喜歡居住地、工作地有點文化韻味、歷史氛圍,生活有高雅的品質。粵港澳的文化有獨特的魅力,而且是美食天堂,若能加以培育,大灣區也能有相當的文化實力。我們不可把教育視之為耗錢行業,它是一種投資,是推動大灣區發展的根本保障,大灣區的發展必須準備不斷提高大學質素的方案。
我素來相信,辦好一件事,人的因素是第一。據說大灣區建設現在是內地熱、香港冷。這不奇怪,內地年輕人中早已匯聚了一股創業熱潮,對經濟前景充滿樂觀。我在清華大學的一次論壇中,目睹大量學生都在躍躍欲試想創業,這在香港是見不到的。年輕人若沉醉於權力與政治鬥爭,怎會有時間及志向在經濟或創業路上打拚?二十多年前,香港是大灣區的龍頭,但不進則退,如今龍頭地位已失去,港人實應反思如何能把精力放回到自身發展及大灣區建設之上。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2017年12月6日
原圖: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