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5年起,內地先後調降152類消費品的進口關稅,下月1日起,進一步降低187類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由於當中涉及部分配方奶粉、嬰兒紙尿片、化妝品等內地民眾來港「熱買」產品,因而香港輿情的即時反應是關注水貨客、藥房、化妝品店的生意,但卻缺乏大局思野,忽略該項減關稅措施的戰略部署,以及對香港零售業的長遠影響。
在經濟起步時,中國以高關稅來保護尚未成熟的工業,但卻因缺少外部競爭,國內生產未能得到真正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强國建設,還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中央調低關稅,就是因應新形勢的新戰略,引導消費者從海外回流國內,刺激國內消費,借競爭促國內產業轉型提升,亦有利於其他國家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
具體而言,一來可帶動經濟增長,創造更多職位;二來關稅收入因進口多了而增加;三來貫徹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改善人民生活質素的要求。
香港向以低稅作招徠,但優勢已隨美英新等國紛紛減稅而消退,香港雖亦作稅務改革,但主要針對中小企和初創企業,缺乏戰略宏圖,亦非應對周邊競爭,在爭取跨國企業上的助力甚小。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11月27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內地減關稅 香港速應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