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一路走來半世紀
香港樓市一路走來半世紀

本文作者為林力山/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執委


要談香港樓市,就讓我們從60年代中期開始說起,回顧一下過去半世紀的香港樓市,以分段周期細說!
第一周期(1960年代中至1980年代初):香港從二次大戰結束走出陰霾,人口急劇膨脹,至1965年樓價達到頂峰。翌年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香港無可避免受到波及,局勢動盪,繼有1967年暴動等,樓價一路下調至1960年代末。政府隨後不斷推行民生政策,漫長的牛市隨之展開至1981年,一些著名的香港發展商就是在這段時間發展起來。第二周期(1980年代初至1997年):1981年,樓價再次達到頂峰,但80年代初美國為壓抑通漲大幅加息,導致全球息率暴升。還記得舅舅購買『沙田第一城』第一期單位時的按揭利息是22厘。這時再加上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處於拉鋸局面,樓價急劇下調約40%,到1984年才走出谷底上升。其間就算是1987年環球股災、1989年六四事件、1990年海灣戰爭,樓價都大致沒有受到影響,一路上升至1997年。
第三周期(1997年至2003年中):1997年樓價見頂後,隨着亞洲金融風暴下跌達7成,而且是跌了6年之長,其間曾出現的『小陽春』都一一被科網股爆破及沙士肆虐所淹沒,這時曾出現高達10萬個負資產家庭,是香港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暫且不再贅敘大家還記憶猶新的東西。
第四周期(2003年尾至現在):從2003年尾開始,樓市再重新起步,其間就算是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及政府推行辣招震懾炒家及外來投資者,樓價都只是大漲小回,勢頭不但從未逆轉,而且承接力強勁。
很多人會問,那麼本次樓市的周期何時才見頂呢?筆者認為『順其自然』是永恆的定律,只要大家記着『樓是用來住的』的至理名言,在能力範圍內買樓住是可以的。相信政府亦會傾盡全力維持樓市健康發展及穩定供應,並且創造更有效的置業階梯,這才是大家正確的思想方向及值得期待的東西。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7年11月23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