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行「孫女外交」對香港的啟示
特朗普行「孫女外交」對香港的啟示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最火爆的網上短片,莫過於特朗普6歲的孫女阿拉貝拉 (Arabella)大秀漢語了,片中可愛的阿拉貝拉在美國國旗的背幕下,先以習爺爺、彭奶奶的親切稱呼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問好,再以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唸《三字經》和唱出經典中國兒歌。習主席讚不絕口,表示阿拉貝拉的中文有A+水平,都成了中國人民喜歡的小明星了。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尚積極與中國交往合作,反觀香港某些人刻意製造香港與內地的隔閡,阻礙港人對國家發展的認知,香港能得益嗎?

 

有些評論酸溜溜地說,美國總統為了生意合約,也要向中國「擦鞋」、「媚共」,特朗普也要利用外孫女來拉關係。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特朗普又時時強調「美國優先」,「擦鞋」之說實在言過其實,亦絕不可能。但若說這是外交策略,就一定沒錯。

 

中國軟實力日益強大

 

國際政治不存在純粹的友誼,拚的是背後的實力。特朗普雖未必是一個國際政治高手,但至少肯定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會做賠本的生意嗎?特朗普在訪華之行的講話中指出,中美兩國擁有共同承諾及命運,認為兩國人民應一路向前及共同克服困難,寄語兩國人民可一同實現世界和平的夢想。他看到中國發展勢不可擋,明白中美合作共贏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特朗普的孫女對中文和中華文化的喜愛,正正反映中國的軟實力日益強大。那些酸溜溜的評論昧於形勢,看不慣也看不清中國真的強大起來。

 

看過阿拉貝拉的短片的人會明白,她的中文水平斷不是短時間練成的。阿拉貝拉在一歲半時已經開始學習中文,她的生活也滲透不少中國文化元素。美國是英語系國家,至今仍是世界頭號強國,以往從來都是別人學習和適應美國的文化,美國人很少學習外語的,有「外語沙漠」之稱。但近年美國興起漢語熱,單是孔子學院和學堂,就有40萬人學漢語,有部分州的中、小學更開始將漢語納入正規課程。不少中高階層的家庭,專門花錢請私人教師教下一代學習漢語,阿拉貝拉就是典型例子。她背誦的《三字經》,涵蓋了中國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我深信,隨着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漢語熱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的工業產值世界第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這是硬實力的表現。十九大強調,新時代要創新和提升文化自信,要做到軟實力的飛躍。在全球化的世代,要硬實力、軟實力同樣對世界有影響力,國家才算真正強大起來。

 

港人需重新思考自身定位

 

當美國人,包括美國第一家庭的下一代,都努力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時,香港人要如何定位呢?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在「一國兩制」下,港人理所當然更應重視學習中文,包括普通話,中國歷史和文化,這不單是為了與內地接軌,以求更大的發展機遇,更是為了培養下一代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促進社會的凝聚力,共同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和中國夢。

 

可惜的是,近年香港出現以假借「本土」之名,行分離之實的政治勢力,將一切社會問題和矛盾的根源都歸究於內地因素,一切與促進內地交流合作的政策及基建,不論是經濟、文化、民生和教育,都用盡一切方法將之污名化,危言聳聽,高鐵興建及「一地兩檢」、德育及國民教育、初中中史必修科、西九故宮、落馬洲港深創新科技園等無一例外。這些政治操作,人為製造香港與內地的隔閡,阻礙港人對國家發展的認知,港人得益了嗎?畫地為牢就可以免於與其他地區的競爭嗎?

 

祖國的高速發展,機遇與競爭並存,難免出現一些局部的矛盾和不適應,但一國之內,難道香港與內地的矛盾比中美矛盾更大嗎?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尚積極與中國交往合作,香港的反對派,與其望天打卦妄想「中國崩潰」,被「本土派」的分離主義牽着鼻子走,何不走上理性溝通、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7年11月11日

 

原圖:新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