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個人遊,其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現時一般的討論,只是停留在日常的感覺,而這些感覺,往往又是交錯雜亂,把平日8 點左右上班在地鐵內的擠迫,跟在銅鑼灣鬧市旅遊區的擠迫混為一談,又好像香港以前的交通和鬧市並無擠迫感一樣。所以要討論個人遊,必須整體理性地討論,市民的感覺要重視,但客觀的數字和理據也要重視。
重視感覺也要重視理據
上周本欄提出了4 條問題,第一,如果真的要削減個人遊人數,目的是什麼?第二,要達到這些目的,應該削減多少?第三,清楚的目的和指標,又應該用什麼手段來調控,其準確度為何?最後,我們要衡量其代價,然後評估得失。而這4 條問題,本身也是可以獨立成章的大題目,就以第一個問題來說,大家都把香港擠迫的問題歸因於個人遊,但沈建法教授和林奮強先生也分別寫過文章,羅列了相當全面的數據,指出導致香港交通擠迫的成因有很多,個人遊只是其中一個,如果只是憑著一般感覺,那隨時白忙一場。
至於調校人數,那就更為複雜。個人遊的客源基礎,在2007 年定在49 個城市之後,一直維持,並無增加擴大,而深圳200 多萬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也在2009 年4 月推出之後,一直維持至今。所以從範圍而言,是7 年不變。在這7 年來的遊客數字升降,是大量客觀經濟和社會因素造成,就等於歐美的旅客在08、09 年減少旅遊一樣。而這些因素,一部分是香港的內在條件,而更多的是大陸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也有周期起落。政府剛剛公布的幾個數字,就由升轉跌。
因為周期性的升跌,而去做一些基礎結構性的改變,似乎並不是明智之選。若在逆周期反其道來調整,那就更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而旅遊也不是一廂情願的行為,香港這一方的任何特別限制,也要視乎對方如何理解和演繹。我們不可能當個人遊的旅客,像排長龍購票入電影院的觀眾,賣多少票,就多少人進場,多賣100 和少賣50 都操作自如,財政司長日前提出要小心香港好客之都的美譽,正是此意。一旦予人香港不歡迎你的信息,不但有可能一落千丈,更可能一去不返,請也不再來。所以微調這個目標是容易講,但如何做,大家都說不準。
憶甜思苦念及整體共同利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代價問題,也是利益問題。個人遊不但帶來數以百億計的商業利益,更關乎數十萬人的工作和生計。憶甜思苦,2003 年路過銅鑼灣的軒尼詩道時,一字排開,都是臨時開設的10 元店。個人遊為我們解決了最重要的失業問題,也帶來興旺。而擠迫、租金上升,似乎也是興旺的必然後果。作為香港市民,當然會重視個人生活閒適和便利的權利,但同時也要思考香港整體的共同利益。那數以百億計的商業利益,以及數十萬人的工作和生計,不是小撮人的利益,而是香港整體的共同利益。沒有現時興旺的經濟條件,政府不可能每年多用百多億於長者生活和低收入人士津貼,也不可能推動10 年47 萬的房屋目標。而如果靠個人遊業務的市民丟了飯碗,特區政府不能坐視,市民大眾也不會樂見。而覆巢之下,沒有完卵,旅業蕭條,十幾萬人失業,那個商業連鎖反應,全港百業也受影響。帶領拖篋反個人遊的立法會議員們,也請以香港共同利益為念。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6月10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