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個楚國人,得知《淮南方》這本書中寫有「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蔽自己的身體,可以用這種方法隱蔽自己的形體」。於是撿了好幾筐樹葉回家,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問妻子說:「你看得見我不?」妻子不勝其煩,隨意回答:「看不見了」。楚人於是攜帶着樹葉到集市,當着面拿取人家的貨物。最終被差役捆綁起來,送到了縣衙門裡。故事裡的楚人自欺欺人,固然愚蠢。但在我們生活中又有沒有這種愚人呢?個別人士以「自決」包裝「獨立」,但在本質上卻無改「港獨」的事實。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講述了中央對港澳的大政方針,並再次強調了中央的「全面管治權」。這一言辭,似乎觸動了反對派敏感的神經。一如以往,他們又一次高呼「一國兩制」蕩然無存,以此煽動支持者的反對心理。如同故事中拿着樹葉四處行騙的楚人,既欺騙了自己亦欺騙了市民,以為三人成虎就可以改變國家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的事實。
必須要明確的是,1997年回歸後,中國從英方收回的並非只有外交、軍事和空洞無物的主權,而是包括香港管治權在內的一切權力。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有了基本法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國家對香港充滿期許
從邏輯角度出發,如果沒有「全面管治權」,中央如何授權香港實行「高度自治」?所以國家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是香港「高度自治權」的來源和保障。將兩者對立起來,到底是出於一知半解,抑或是別有用心,筆者不便揣測。但這種論調容易引起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誤解。
楚人以為自己可以在一片小小樹葉的遮掩下隱身而行竊,最終只是害了自己。但反對派以此言論去欺騙自己、欺騙港人,卻對香港的發展造成負面的傷害。早前,「港獨」主張在校園內滋生,「佔領」以及旺角暴動等衝擊中,不少年輕人衝在最前,更加有人因而獲罪。追本溯源,其實都和部分人不清楚中央與香港的關係有關。
亦正是要應對這一系列的情況,中央不得不「畫公仔畫出腸」,一次次去強調「一國兩制」的意涵。從十六大首次提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嶄新課題」,十七大將此表述為「重大課題」,及至十八大提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根本宗旨」,再到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一國兩制」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一系列的闡述層層遞進,雖然措辭有所改變,但國家對港的大政方針卻一脈相承。
細看十九大報告,「香港」二字出現共十六次,比十八大報告中僅出現七次要多出一倍。數字上的變化,顯示出國家對香港的期許,更帶出香港能夠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以及「粵港澳合作」等國家戰略發展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面對機遇,我們一方面應該清楚認識「一國兩制」,與自欺欺人、庸人自擾的行為劃清界限,同時更應奮發而行,不要再糾纏在無謂的政治爭拗之中。當知時不我與,機不可失的道理。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7年10月30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