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和「認中關社」,引領香港戰後的社運和學運進入「火紅年代」,然而,在新一代卻被激進派騎劫,愈激愈上位,終致釀成香港激進派的紛亂,整整一個世代由「被選擇的世代」變成「被糟蹋的世代」,光環被褫奪,但不代表世代任受詈辱。
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國際視野,永遠是香港新世代生涯規劃的主基調。 培育新世代擁國家觀念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其網誌中強調本屆政府重視青年發展,期望培養青年人成為「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對社會有承擔,擁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及國際視野」。 他指出,「青年人是我們的未來」,需要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及發揮空間,他未來5年會做好青年人「三業三政(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參政)」工作,透過讓年輕一代看到和向上流的機會,助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他重申,本屆政府任期內,希望能提升36歲以下青年成員的比例由現時的8%增至15%。 參政議政比率只是小事,培育新世代擁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世界視野,才是實現香港長治久安的實事。 香港一部分年輕人不滿社會,主要是走出學校步入社會後,並沒有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出路,關鍵在於他們接受的教育已經跟不上社會及經濟模式的快速變化,令他們面對「發展落差」,這情況不改善,任何解決方案都是白說。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10月23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