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破碎的玻璃杯、沒有廢紙碎滿天,幾聲孤獨而空洞的抗議在主席要求肅靜之前已經隕落,特首林鄭月娥安然步進議事堂,不徐不疾地介紹她第一份《施政報告》,然後平靜地離開。整個流程平靜得異常,即使反對派對寂靜感到不安,翌日於特首問答時段意圖「加辣」叫囂,逆轉形勢,也像小石拋進太平洋,起不了一點漣漪。
平靜,不難理解為因多名激進議員輕視誓言而被褫奪資格所致,即使劉小麗隨即在立法會大樓召開記者會,狂轟《施政報告》,也沒見有多少媒體報道。顯然,通過法院的獨立裁判,執行法律對議員的要求,難以受到詬病。
經此一役,反對派元氣大傷,不單只在立法會會議廳的氣氛反映出來,從社會普遍平靜的反應也可窺探一二。法律是社會大眾共同接納的規範,喜歡好,不喜歡好,也得遵從。或許有人可以確鑿指出法治不足的地方,甚至有規限個人自由的可能,但社會守法一定比不守法好。
社會平靜 利於判斷
《施政報告》提出的利民生、促經濟的建議,即使最挑剔的批評者,都不易找出重大缺失。按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做的一項調查,有近半市民對《施政報告》表示滿意,不滿的只有一成四。雖然總有聰明人可以在雞蛋裏挑出骨頭,例如說官商勾結、交通津貼明益水貨客等等,在連串令市民生活過得好一點的建議面前,包括眾多涉及房屋的新猷,以及前朝未完的政策,這些所謂「骨頭」要啃下去不難,卻嗆不了人。
平靜的社會氛圍有助市民理智地判斷政府施政的得失,而不失諸情緒化。發展商願意蓋房子,分出部分單位予首次置業的港人購買有什麼不妥?政府跟他們商議規限細節,才能保住港人利益,官商打交道不一定就是勾結;交通津貼讓200萬市民受益,水貨客總的有多少人?為着不讓水貨客得益,而一併「殺」掉200萬人的權利,是哪門子的道理邏輯?西諺說,不要把嬰兒跟浴盆水一起倒掉(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water);中國成語簡單一點,說勿因噎廢食。
林鄭能夠揮灑自如地發揮小宇宙,因為打通了財路。她的理財哲學顯然與曾俊華的理解不一樣。曾俊華對恒常的經常開支有過度敏感症,考慮開支時總記掛着,如果經濟倒退而錢包一文也沒有,怎辦?林鄭則說,現坐擁過萬億港元的財政儲備,應更有條件、有智慧地把「取諸社會」的財政盈餘「用諸社會」。沒有誰對誰錯,只看實際財政狀況,以及誰「揸數」。「揸數」的是財政司司長,政府換屆後,新任財爺似乎已不再問那條「如果」的問題,全因世事無絕對,只看機會大小罷了。現實是,香港現時有1萬億在口袋裏,再儲下去不用,恐怕連下一代人也享受不到自己辛勞的成果。
5年的折騰,令市民對無窮盡的鬥爭生厭,看看各項民調指標和一些遊行人數的蕭條,便明白不過,大家都希望可以休養生息,悶聲大發財。時合而勢順,新政府開了個紅盤,應該有所作為。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10月13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