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所見所聞
莫斯科所見所聞

在九月十四日中午我們終於來到了莫斯科,它是今次旅程的終點,也是最重要的環節。莫斯科是繼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後成為社會主義新政權的首都。它雖然聞名遐邇,但在1147年才開始在史冊上出現,比起中國很多城市要年輕得多。

莫斯科之名大概與它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是斯拉夫語言表示「濕地」的意思。莫斯科大河(Moskva River)在那裡穿過,並與很多支流連結一起,形成了一個廣闊的地域,具有防禦性的價值,俄羅斯人開始在那裡建築城堡,一直發展到今天。俄人稱這類防禦工事為kremlin,被翻譯成中文後成為「克里姆林宮」。其實它並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宮殿,而是圍繞軍事設施的城牆,和中國「萬里長城」的作用差不多。俄羅斯很多城市都設有「克里姆林宮」,不要混淆不清。

遊船停泊在莫斯科運河的一個碼頭,位於莫斯科的北面,離開市中心很遠,要搭乘專用巴士去。莫斯科塞車是早有所聞,但情況比起想像中嚴重。政府鋪設了三條環城公路仍解決不了問題,看來須要限制汽車流量才能奏效。除此之外,莫斯科也有很完善的地鐵系統,由十一條路線和二百個分站組成。一條新路線正在計劃中,並增加七十個分站,希望能徹底解決交通堵塞問題。莫斯科地鐵設計講究,走進去猶如置身於一個地下博物館,站在用碎石鑲嵌的天花下,飽覽各種人物塑像、圖案、和燈飾。地鐵隧道挖得很深,可作防空洞之用。俄羅斯在兩次世界大戰曾遭受重創,俄人的憂患意識特別強烈。

當天下午便搭乘地鐵往「紅場」(Red Square)去。走出地鐵站時已見人山人海,都朝著「克里姆林宮」的方向走。原來紅色在俄語中表示「美麗」的意思,聽了這個解釋後,「紅場」的神秘色彩立即消失,我以另一種眼光去欣賞它的風貌。

在東西兩大集團「冷戰」時期,蘇聯被形容為一個邪惡集團。莫斯科是這個集團的中心,與世為敵。冷戰結束後,這個標籤仍然存在很多人的心裡,使他們對俄羅斯懷有戒心。我以半信半疑的態度來到這個國家,得出的印象卻是:俄羅斯人文化修養高,不浮誇,守秩序,外冷內熱。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回想西方排山倒海式的政治宣傳,好萊塢電影懷有目的的製作,往往扭曲人們對俄羅斯的態度。謊話說上了一千次,直假將更加難以區別。我邊行邊想,國與國之間不能和平共處,皆起於互不信任及互相敵對所致。

來到「紅場」,當然希望一睹「克里姆林宮」的氣勢。殊不知只見一堵用磚塊築成並塗上深紅色的圍牆,將數座「洋䓤頭」教堂、皇宮、辦公大樓圍繞住,形成一體。北京天安門及故宮比眼前這座所謂「克里姆林宮」的建築群要雄偉得多了。普京總統的辦公廳便設在這裡,警衛森嚴,但沒有危機四伏的感覺。

紅場旁邊有座極具標誌性的聖巴西爾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外型獨特,七彩繽紛,十分奪目。我們購票進內參觀,入場後猶如墮入迷宮,走不出八陣圖一樣。紅場的另一標誌是本地有名的大百貨店(GUM),陳設豪華,氣派超群,但我提不起興趣購物,所以沒有進去。和我結伴同行的女兒後來對我說,這家公司賣的都是舶來品,價格很高,不必浪費時間。我對這個建築物另有看法,感覺它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散發出來的商業味道過重,將紅場莊嚴肅穆的氛圍沖淡。

遊罷紅場之後便乘坐專車在莫斯科各區遊,雖然走馬觀花,仍十分賞心悅目。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一座龐然大物,樓高三十六層,在1949年興建,是莫斯科七座史達林式摩天大廈之一。其他六座在不同時期建成,作為酒店、住宅公寓及政府辦公大樓的用途,被統稱為「七姊妹」,不過身分特殊,絕非等閒之輩。

莫斯科國立大學是坐於麻雀山(Sparrow Hills,以前稱列寧山)之上,莫斯科大河之右岸,是全城的最高點,超出水面220公尺。居高臨下,可俯瞰莫斯科全景。新發展的地區猶如上海今天之浦東,與紅場附近的傳統式建築形成很大的對比。入夜後燈火通明,景色更吸引人。可惜那天下雨,破壞了我們的計劃。雨後出現兩度彩虹,橫跨莫斯科的天空,歎為奇觀,算是補償!

當天餘下的節目便是觀賞俄羅斯的傳統音樂、舞蹈及歌唱表演,由樂隊用傳統樂器伴奏,精采絕倫。伏特加大河船夫曲是表演節目中最突出的一項,表演者的歌聲繞樑三日,掌聲如雷。

莫斯科有很多值得一遊再遊的地方,為了不枉此行,女兒安排了一個觀賞莫斯科夜景遊的節目。下午三時出發,由一個外語系大學畢業生帶領,首先到莫斯科太空博物館參觀。天不造美,突然傾盆大雨。我們只能透過矇矓的車窗向外望,用攝影機將太空塔攝下便離開。在太空塔不遠處便是莫斯科的電視塔,猶如一枚待發的火箭,向著天空瞄準。雨下個不停,我們提早到市中心新落成的雷迪森酒店(Radisson Royal Hotel)用晚飯,順便留下觀賞夜景。酒店樓高三十多層,餐廳設在二十九樓那一層之上,居高臨下,莫斯科城在360度下一覧無遺。入夜後雨停了,華燈初上,將莫斯科的夜空添上七彩繽紛的顏色。夜愈深,色彩愈變愈美。我曾說過聖彼得堡的夜景很迷人,但莫斯科的夜景猶勝於它。

此行的壓軸戲是到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觀賞歌劇。當晚演出的節目是莫札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大劇院中的一座音樂廳演出。劇院的設計非常華麗典雅,座位寬闊舒適。舞台的空間足夠,聲響效果無懈可擊,是北美洲罕見的水準。這齣戲被改編成新版本,令人耳目一新。

在俄羅斯逗留了十三天,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經濟改革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俄羅斯是個強悍的民族,曾將拿破崙和希特勒大軍驅逐出國境。這個國家文化深厚,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出現過偉大的詩人、文豪,音樂家與藝術家。也希望美俄關係改善,避免冷戰的火種重燃及化解軍事衝突的危機。不可不知,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是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全人類都會受害。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