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
家用

當暑期工除了可賺錢吃喝玩樂,更珍貴的莫過於賺取人生經驗,培養價值觀及理財智慧,用幾多、怎分配、簡單預算,可說是重要的生存技能。然而「畀家用」佔多少比重,可以視為對「家庭觀念」的測檢。

今天「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褪色,「老竇養仔、仔養仔」成了現實寫照,但不應成為消極的觀念。隨着核心家庭及低生育率成為主流,單靠年輕一代供養父母相當吃力。

然而,當大家都贊成設立中央退休保障,回饋長者貢獻,作為子女回饋父母養育之恩,豈不更天經地義?眼見不少父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主動不收家用,久而久之,養成了鍾意畀就畀的習慣。養育父母的責任,變了大眾責任,成何體統?《孝經》:「人之行,莫大於孝。」足見孝義在儒家思想中舉足輕重。

筆者工作廿年,剛畢業時月入八千,家用畀三千,因工作關係早午晚都在外吃,扣除交通及膳食成了月光族。雖然父母無開聲,為人子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不一定要溫馨提示。《論語·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銀碼多少事小,心存敬意最為重要。延續優良的中華文化,且先由家庭觀念世代相傳。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07月14日

原圖:網上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