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十三日是魯班先師寶誕,建造業界每年均會舉辦很多慶祝活動。重頭戲是正日在西環魯班廟的道士誦經、業界人士及議會學員的拜祭儀式。負責管理魯班廟的「香港魯班廣悅堂」更由2003年開始主辦「青年魯班選舉」。今年兩個大獎 ─ 「優秀青年魯班大獎」和「傳統工藝大獎」分別由議會的畢業生及學員奪得。名門正統,真的不同。
奪得「傳統工藝大獎」及「傳統工藝 – 木工獎」的女學員胡善姮,經歷更是有點傳奇。她是一位性格開朗、能言善道的女中豪傑。早年在英國完成應用統計學碩士課程,回港後曾在連鎖零售店負責行政管理;又曾與朋友合夥開設補習社春風化雨。「因想尋求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所以毅然放棄補習社的生意,報讀九龍灣訓練中心的一年制細木工藝科。因為找到自己興趣,所以習藝成績愈見進步,亦幸運地在工藝比賽中奪得大獎。」她說。
無獨有偶,去年在畢業禮負責致謝辭的細木工藝科學員代表黎芷均也是一位女大學畢業生,現時在廚櫃公司工作,非常開心。似乎高學歷的女生都被木匠「男神」魯班吸引了。
其實敬拜魯班的並不局限於建築界。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的名字原來別有意思。筱魯兄也是在農曆六月十三日出世,他任職老牌酒家掌櫃的父親給他取名「筱魯」。「筱」是小的意思,「魯」是魯班;相信林伯是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像魯班一樣,成為「萬世師表」。筱魯兄是一位城市規劃師,也算是半個建築人。他對香港文物保育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不負林伯對他的期望。「小魯班」表示:「歷史建築保育就等如珍惜城市中原有良好材料,契合新舊,使文化面貌和精神能夠永續留存。」
議會在去年成立了「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鼓勵建造業組織起來,參與運動及義工活動;改善生活質素和業界形象。配合慶祝魯班誕,議會於7月9日舉辦了「建造業義工計劃啟動禮暨魯班服務日」。
建造業關愛社會的傳統由來已久。我記得在兒時,即五、六十年代,生活艱苦,物資匱乏,一般家庭大都是清茶淡飯。每到魯班誕,很多地盤和建築公司便會向街坊派「師傅飯」。雖然只是一碗白飯加幾片燒肉和白切雞,但對我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美食。
香港新一代建築從業員中有很多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在啟動禮上我們邀請了多個相關機構和議會畢業生分享他們的義工經驗,多姿多采,令人動容。其中一個個案是議會葵涌訓練中心的同學們,協助獨居長者完成家居維修工作。老人家千多謝、萬多謝的感激之情,令同學們為自己能幫助到老人家而感到喜悅和難忘。我們應該以「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高層次喜悅來慶祝「師傅誕」,亦希望魯班師傅可以加持我們,讓我們可以將如此有意義的工作年復年地,像「師傅誕」一樣傳承下去。
原文轉載自建造業議會網頁 2017年7月14日
原圖:建造業議會、頭條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