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回歸標誌着中華民族遭受殖民侵略的黑暗歷史告一段落,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邁出關鍵一步。但平心而論,回歸20年,香港從輝煌轉趨平淡,更爆發非法「佔中」乃至「港獨思潮」。展望未來,香港是要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香港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回歸第二個十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專程來港,並向港人送上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習主席在機場表示,「香港一直牽動着我的心」,並指此行目的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表示祝福」、「體現支持」和「謀劃未來」;更指「我期待接下來親身感受香港這些年發展新氣象和新變化,我相信通過在港的一系列活動,一定會增強國家對發展和建設香港的信心」。
非凡時代催生偉大理念。就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進入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但要同時兼顧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一科學構想勾畫出一幅國家和平統一戰略和治國理政模式的新藍圖,率先在香港、澳門實行,開啟了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實踐。
作為現代國家治理史上的偉大創新,「一國兩制」在實踐上難免會面對不少挑戰和偏離,更會在不同政治力量的操弄下,浮現一些認知失誤甚至深層次矛盾。香港應何去何從?
就此,可以有三方面的考量,第一是香港的未來應是民主還是經濟?好明顯,香港在二次大戰後急速崛起,成就亞洲小龍奇跡,原因不在於所謂「國際標準的民主」,而是踏踏實實地實幹,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傳奇。民主的作用若只阻撓政府運作,不惜以犧牲經濟作籌碼,這種民主還有意義嗎?若失去經濟價值,香港還憑什麼可以保留和發展「兩制」?單憑民主就可以解決現存的深層次矛盾和協助新世代向上流動?在「佔中」、「旺暴」和「港獨」的反高潮後,香港究竟是進還是退?香港往後應如何在政治和經濟之間取得平衡?這是對政府、政客的一種根本檢驗。
第二是有所謂資深傳媒人指:「大灣區計劃將國際一流的城市,放在和二、三線城市一樣地位,背後隱含着什麼?」本人代為回答,香港的成就本來就是建立在時代的特殊性之上,隨着周邊城市的向上提升,昔日的領頭羊,今天只是聯繫人,但又如何?20年前香港GDP佔全國五分之一,現在只有3%,若仍不知進退,不被邊緣化才不正常。
第三是區域經濟整合使得過去面向世界市場的香港,內嵌進中國的經濟體中,全世界對中國市場求之不得,香港應是顧全昔日的龍頭尊嚴,還是務實地為港開拓新天空?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7年7月12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