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喜悅
感恩與喜悅

一切都恍若昨天。1997年6月30日當晚,只有10歲的筆者與絕大多數香港人一樣,留在家中隔着電視屏幕見證香港回歸交接儀式,看着五星紅旗和特區區旗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大禮堂徐徐升起,香港再次回歸祖國的懷抱,成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這一份興奮與震撼,我至今未能忘懷。每當我在網上看到交接儀式的視頻和報道,內心依然十分激動。我還記得,1997年的煙花與慶祝活動特別多,港人的情緒特別樂觀,整個社會浸淫在一片喜悅與期盼的情緒之中,對香港明天更好充滿信心。

金融危機得中央解困

遺憾的是,好景不常。回歸後不久,新上任的特區政府仍未站穩陣腳,亞洲金融風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爆發,香港更淪為國際炒家狙擊的目標,港股及樓價隨後一年急遽暴挫,危及社會各行各業。其後,縱然特區政府於1998年成功介入金融市場擊退國際炒家,香港亦已元氣大傷,經濟大受打擊。在1997至2003年的6年之間,香港曾出現長達60個月的通縮期,失業率曾升破8%,香港的經濟總量及人均GDP持續下降,直至2006年,香港的人均GDP才恢復至與1997年相若的水平。回歸初期的經濟狀況之惡劣,可想而知。此外,房屋作為市民最寶貴的資產,香港樓價竟一連6年下跌,2003年樓價最低位較1997年最高位下跌逾六成,滿街負資產人士,不少港人甚至因債務問題而輕生。當年,筆者仍是中學生,老師已經常跟我們說「雙失」的問題,即失業和失學,至今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幸好,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與港府在2003年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香港的貨品及服務更容易進入內地市場,加上個人遊政策的實施,鼓勵了更多內地旅客來港旅遊,刺激香港的零售業、餐飲業、酒店業快速復蘇,增長大量職位,聘請了大量低技術勞工,顯著減低香港的失業率,挽救了數以萬計市民的生活問題。相信所有客觀的人都會同意,中央於2003年對香港的政策性支持,堪比久旱下的甘露,是香港的及時雨,解救了香港衰疲的經濟。倘若要用金錢衡量CEPA及個人遊對香港的重要性,絕對是個難以估量的天文數字。把數以萬計市民帶離失業困境,重燃不少人對香港前景的信心,這份價值,又豈是容易衡量的呢?

強勁復蘇的勢頭一直延至2008年,由美國次按危機所引發的環球金融海嘯迅即波及香港,香港的股市和樓價再次急遽下挫,失業率上升,經濟再次出現負增長,形勢如同1997年的翻版。然而,儘管環球金融海嘯對國際經濟的衝擊遠高於亞洲金融風暴,但這次香港所受到的影響,卻遠不如1997年。筆者認為,這除了有賴港府應對得當外,更關鍵的因素在於國家再非吳下阿蒙,國家的堅強後盾在2008年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在1997年,改革開放仍未大成,國家外匯儲備有限,人均經濟水平遠不及香港,說實話,即使國家當年要救香港也不容易,會十分吃力,搞不好的話,甚至會被香港拖累。然而,到了2008年,國家的經濟總量已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外匯儲備全球第一;2010年,經濟總量更爬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如此強勁的經濟實力下,國家的後盾作用自然較1997年更加堅厚,更能為香港遮風擋雨。

國家是港最堅實後盾

試想一下,直至目前為止,內地仍只有49個城市推行了個人遊計劃,未開放的市場還有許多,倘若香港再次面臨衰退的困局,可否向中央爭取開放更多內地城市推行個人遊,為香港注入更多新動力呢?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境內卻只有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關注國家發展的金融投資者必不能繞過香港,這是否國家帶給香港的機遇?再說白一點,香港現時的經濟總量約只佔國家的3%左右,與一個內地省份差不多,與20年前比較起來,國家肯定更有能力扶持香港,也不用費那麼多力氣。當然,所謂長貧難顧,香港最重要是自強。

回歸20年,經歷實在太多,點點滴滴無論如何也說不盡,但客觀經驗有力地證明了,作為一個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香港是十分脆弱的,難以承受外圍經濟的衝擊,難以脫離國家的支持而自立。回歸後,國家便是香港的最堅實後盾,國家愈強大,香港的繁榮穩定愈能夠保障,這也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體現。

近年,我們經常說要毋忘初心,作為中國人,我們絕不能忘掉中國情懷,絕不能割捨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紐帶,絕不能忘掉當初懷抱回歸的真摯喜悅,絕不能對國家缺乏感恩。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7年6月13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