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特區政府任期只剩約一個月左右,傳媒除了繼續聚焦梁振英如何和梁繼昌糾纏外,真正要留意的硬仗,應該是醫委會改革──新建議在本周一於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再在周五(6月2日)刊憲,然後於下星期三(6月7日)在立法會審議。
去年醫委會改革於立法會換屆前,竟被梁家騮以一人之力拉倒,事件不但展現出今天議會制度問題所在,也解釋了什麼叫「後真相」(post-truth)世代:是非不分,跟教育水平並不相關,只要在感性層面觸動到人的神經,就連專業人士與知識分子也可選擇不理實情:政府致力推行醫委會改革,不是什麼政治陰謀,而是按照法院指令,不做不行。主要目標從來只為加快審理積壓多年的醫療投訴個案,故此必須增加委員人數。
豈料,擔當「醫生工會」角色的香港醫學會,其代表去年在立法會表決前一個月突然提出,改革醫委會有機會令大量內地醫生來港執業,影響年輕醫生的前途──結果許多醫生的社交網絡短時間內充斥這個訊息,引發極大反彈,齊齊到立法會聲援,支持議員以一人之力拉布,推倒這個牽涉廣大市民福祉的改革議案。
搗破後真相年代謊話
實情卻是:非本地醫生要在香港執業,必須通過本地兩間大學的醫學院舉辦之執業試,考核水平既由學術自主的醫學院訂定,跟醫委會會員人數增加根本不存在任何關係!無奈,當時許多醫生就是選擇不理真相,寧可選擇恐懼:能考進醫學院都是天子門生中的精英分子,醫學又是一門講求查證考究的科學,但是一眾醫生面對這種相當溫和的改革(稍為增加委員人數),竟有意識地不分青紅皂白。
為什麼醫學會要不惜一切跟普羅百姓為敵?須知道,香港只有極小部分的人有足夠的財力就醫療問題打官司,大多數人遇上醫療失誤,只能靠醫委會主持公道──可惜,目前醫委會28名委員當中,由於有一半席位經由醫學會產生(醫學會會董會選7名,註冊醫生選舉產生另外7名), 令醫生可以一直主導,甚至控制醫委會。比較之下,其他醫療業界的持份者,包括:病人組織、藥劑師、護士、醫務社工,甚至醫管局,在醫委會都是勢孤力弱,所以才有長久以來有關「醫醫相衞」的公論。
去年和今年的醫委會改革,重點是加4名業外委員(今次的方案是這4個新加席位將完全放棄委任,由病人組織選出3位而消委會提名1位),令委員人數達32人。由於經醫學會產生的席位維持14人,醫學會今後便不能再為所欲為──對付這種醫生霸權的唯一方法,恐怕只能靠市民集氣,公眾表現出強大的改革意志, 且要第一時間搗破所有後真相年代的謊話、傳言與心理陷阱。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5月29日
原圖:大公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