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筆者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深港合作新機遇」圓桌會議,有幾點小得着,想與大家分享。
本港社會上一直有反對「被規劃」的聲音,我理解這一現象,「眾聲喧嘩、超極多元」,本來就是當今社會公衆意見的一大特點。但若摒棄立場先行的泛泛爭論,我想不少人會同意這一講法:「粵港澳大灣區」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新概念,而是這一大區域發展融合、水到渠成的成果。全球發展日新月異,香港並不是一個孤島,在謀劃未來長遠發展,不能不考慮與鄰近珠三角地區、乃至全中國、全球的布局與互動,將宏觀趨勢作為其中的考量因素。
相對於紐約和東京等以單一城市為主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等,可以形成疊加效應,具有與全球一流灣區競爭的能力。但當前大灣區內部呈現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四個核心城市」的格局,這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也可能形成障礙。
若要突破壁壘,實現灣區內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高效便捷流通,不同城市之間的協調溝通非常關鍵,要避免陷入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真正發揮優勢互補的錯位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展望,更強調的是更高水準的產業協同效應,和共同生活家園的構建。
以科技創新產業為例,本港擁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豐富的研究資源、和遍布全球的商貿經驗。但因創新科技產業所依託的實體產業已經北移,本地市場規模有限,要想令創科有所突破,可以借助大灣區腹地已經形成的高科技產業鏈優勢。
此外,談及與市民息息相關的生活範疇,現時港人赴內地旅遊、就業、就醫、就學等,仍可明顯感覺到身份所帶來的各種不便。舉一個小例子,現時港人內地旅遊購買高鐵票,但卻不能使用回鄉證在自助售票機辦理,必須要在人工售票處排隊取票,等候時間較長。所以這次可借着粵港澳大灣區的機會,探討在開戶、購票、通訊等領域實現跨境使用便利化,以及推動教育、醫療、安老等各個領域實現福利可攜帶性。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05月19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