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足美國是在1970年,當時的感覺是美國朝氣蓬勃,先進,美國人十分驕傲。在這幾年重遊美國時,這些印象已完全消失了。美國的公共設施如機場、公路、地鐵、橋樑,由於經年失修,已頹廢畢露,破舊不堪。
美國的市鎮也起了很大變化,尤其那些中小型城市的中心區,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據說是由於治安問題,比較富有的居民都逐漸遷離城市,選擇在郊區安家。這個人口組成的轉變可能影響了市府的稅收,形成入不敷出,結果居住環境與營商條件每況愈下。美國的市鎮今非昔比,一片死寂,猶如廢墟。曾經盛極一時的底特律,由於汽車工業衰落,一蹶不振。
美國工業區的變化更加驚人,開工率不足和被棄置的工廠多得不可勝數,皆因生產線外移造成的後果。毋庸置疑,經濟環球一體化只使大企業受惠,工人則完全失去職位的保障。最初這個現象並不顯著,影響也較小,因為很多新興的服務業投入市場,吸納了那些剩餘的人力資源,就業機會便能夠勉強隱定下來。
不過新型服務業提供的職位很快便填滿,無法吸納更多工人,失業成為結構性的社會問題,再難以解決。美國由一個工業大國逐漸變成一個消費大國,大型零售連鎖店應運而生,展銷的貨品大部份是入口貨,在美國製造的東西愈來愈少。如果這樣下去,美國對外貿易將沒法平衡,而且會繼續惡化。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有見於此,向國民呼籲:買美國製造的東西,將職位留給美國人。他的主張受到國民的支持,美國將會把很多商貿協定重新釐定,以符合美國的利益。首當其衝的便是那些一直向美國輸出的國家,加拿大的軟木材業正面臨入口稅懲罰性增加的限制,乳製品行業受到質疑,其他出口業也難免不受波及。
很多國家或會反對美國單方面違約,但於事無補,因為入口國(消費者)處於較有利的地位,能提出修訂的要求。顧客至上,是做生意的原則。基於這一點,加拿大能擁有的談判條件便相對較弱,只能逆來順受。與其和這個芳鄰鬧翻,不如調整力量,另謀出路。加拿大向中國市場擴展是變通辦法之一,但遭受政治阻力,政客們把自己定下之「人權」準則凌駕於商業利益之上,罔顧現實的需要。其實加拿大可一面和中國做生意,一面表達對人權的索求,爭取共識,以循序漸進的手法達到兩全其美之效果。在過往的幾年,加拿大執政黨曾因為過份堅持已定的立場,損失了不少機會和中國建立商業關係,得不償失。杜魯多執政後,改弦易轍,積極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希望能有所突破。
加拿大對美國輸出受壓,中國不可不引以為鑑,同時作出相應的準備,因為矛頭終會朝著中國而來。中國是環球一體化的受惠者,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設立任何貿易障礙。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美國已開始感到環球一體化對她不利,啟動了走回頭路的引擎,並全力以赴。其實何止美國,英國脫離歐盟的主張也是因應民意而產生,重新施行貿易堡壘政策,限制入口,改善英國工業的競爭力,從而增加就業機會。法國的右翼份子也大力鼓吹「法國至上」的口號,限制移民,主張脫離歐盟,得到熱烈回響,在政壇上舉足輕重。
環球一體化使中國受惠也將會是短期性的。美國今天面對的問題終會在中國出現,不可掉以輕心。中國生產成本一直在增加,很多人工密集的工業已轉移到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及緬甸去。當然中國可放棄回報率較低的手工業,轉向高科技及回報率較高的工業發展,但這個調整需時,不可一步到位。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四倍,面對國民失業的壓力非同小可,未雨綢繆,是政府必須正視的責任。
瑞士一直奉行閉關自守的政策,對入口貨有嚴格的限制,鼓吹人民購買國產貨,以維護本土工業。他們的國土面積雖然有限,人口也少,但政府卻大力資助農業及畜牧業的發展,維持自給自足的能力。瑞士沒有加入歐盟,不使用歐羅為貨幣單位,保持獨立自主的經濟政策,行之有年,是歐洲政治及經濟最穩定的國家之一。瑞士的國策雖然不盡符合加拿大或中國的國情,但仍可借鑑,以減少對外的依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