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用量+按量計費
基本用量+按量計費

今年年底,粵港雙方會就購買東江水簽署新協議,各方自然對此特別關注。復活節假期期間,參加了立法會東江水考察團,行程中親身見證廣東省各部門在維持輸港東江水水質及供水穩定中所作出的努力。

「其他水源取代東江水」脫離現實東江水一直都是香港最主要的食水來源,但隨着近年來水價不斷上升,市民對東江水供應協議的關注度也日漸上升。東江供水系統令香港在過去50多年來免除水荒的制約和憂慮,而現時以其他水源取代對東江水的依賴可謂是脫離現實的。在可見的將來,東江水仍然是香港最可靠的水源。

綜觀往年紀錄,香港都沒有用盡「統包」規定的供水量。就此,有意見提出,港府購買東江水應該「按量收費」;亦有聲音指東江水供港的單位水價比供應深圳及東莞的價格高約4 元,以偏概全地將買水合約形容為「不平等條約」。

首先,東江的供水系統途經河源、惠州、東莞、深圳等地,各地政府需要花費資源興建額外的設施並長期維護,撥出土地作為非發展區,以保障東江水的水質。但同為東江水消費者的香港,則完全不需要付出類似的資源。從這個角度看,深圳和東莞獲得相應的優惠價格,亦是可以理解。另外,內地省市一直有向中央及省政府上繳各類收入及稅務,相對地也能夠享受一定的補貼,就似香港水務署為住宅用戶提供首12立方米的免費用水量。而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並沒有義務向省政府甚至中央交稅,自然也沒辦法享受優惠的水價。

至於以「按量收費」的方式來購買東江水,又能否真正減少香港政府的水費開支呢? 「統包總額」類似我們手提電話選用的固定月費計劃,付出一定費用後可享用定額的數據流量和通話分鐘。相信有經驗的市民都清楚,若換作逐「MB」(Megabyte)計費,電話費有機會變成巨額帳單。廣東省水利廳亦明言,如果購買東江水轉用「按量付費」,單位水價極有可能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 「統包總額」的金錢支出,除了購買相應的供水外,也是香港供水優先級和供水總量(8.2億立方米)的保證。但如果未來香港採用「按量付費」的方式購買東江水,而又遇到乾旱水荒的時候,香港又是否能夠應對可能出現的制水措施?

可先買「基本額度」再按量購買

所以,我認為可以考慮在現有的方案下作出調整。當局可以根據過往紀錄,調低買水總額,同時商定確保超額後仍可透過額外買水的方式獲得優先供應,以應對特殊情况。簡單來說,就是先購買「基本額度」,超出的部分再「按量收費」的模式:例如可以考慮購買7 億立方米的每年基本用量,若超出這個範圍,再按量購買更多的供水量。相信這樣能夠在保障港人用水需求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購買東江水,關乎到香港700 萬市民每天的日常用水,茲事體大,我們更應小心處理,而不能以簡單思考,以不計後果、只看眼前利益的方式解決問題。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7年4月27日

原圖: 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