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提到,林鄭月娥提出的「青年三政」議政、論政和參政的建議,激勵了不少期望「參與」政務的青年,記者朋友們聞之也躍躍欲試。就如何完善這一項政策建議?筆者諮詢過一些青年朋友包括記者的意見,簡單總結如下文。
一,原則方面
1. 志同道合:任何團隊最忌是信念不一,行動不一。未來聘用的這20至30人必須認同「一國兩制」,有志於服務香港,建議把他們作為治港人才進行培養。
2. 任人唯才:最多朋友談及的就是需要甚麼才幹的青年?共識3點:政策研究、文字功夫和統籌能力,大家都期望以能力作為優先考慮。
3. 具包容性:可包容對政策有不同意見的青年,可包容有不同政黨背景的青年,可包容有不同專業背景的青年等。
二,運作方面
1. 建立選任機制:這是自稱「無黨無勢」的朋友關心的,他們建議實行自薦、推薦並行,讓有志者可以有機會參與面試。
2. 建立提拔機制:估計這將是以合約形式聘用人才,但大家期望在「政策及項目統籌組」內部,建立級別提拔機制,及設立提拔考量機制,如政治助理、副局長等級別未來在考量選將時,可以作為其中一項參考指標。
3. 建立職責機制:若一下子聘用二、三十人,沒事可幹,這可浪費人才,浪費公帑。因此政策研究範疇及項目統籌任務等職責,必須要清楚釐定,如可以配合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的優先次序,或配合各政策局所需,或做一些基礎性的政策跟進,或做一些前瞻性的政策研究 …… 所得的成果最好是可作為政策制定或決策參考之用,有利於政府凝聚民意和便利施政。
4. 建立培育機制:治港人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不斷增值,除了政策研究能力,還有政治觸覺,對國家的政策和「一國兩制」的認識,因此建議要有在職的培養及對外交流機會。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7年4月21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