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前接見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時,特別提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以及債券通,除了是作為中央支持香港的例子,也凸顯香港對國家發展可以發揮的重要角色。特首梁振英亦於下周率團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訪問3日。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三大戰略之一,與京津冀和長三角戰略經濟帶等量齊觀,而國家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規劃放在「十三五」規劃《港澳專章》,旨在善用港澳地區的國際化和制度化的優勢,並且打破行政地域壁壘,推進「一國兩制」的新實踐。
過去十多年來,從最初的探索思考珠三角區域合作新模式,而後提出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戰略、珠江-西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到現在再提升為着眼於「一帶一路」戰略而提出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隨着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城市的規劃和功能也在持續跟新改進。
粵港澳合作由來已久,城市之間亦有了一定的發展定位,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廣州是貿易樞紐,在文化及服務性領域頗為突出,深圳則是科技創新之城,澳門為旅遊休閒之城。大灣區的發展,可以依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充分發揮廣深的社會創新能力,以廣深9市作為香港產業發展的戰略縱深支持,彌補香港產業結搆中存在的不足。
不過,要整合成為一個世界級城市群,特別是在「一國兩制」的特殊格局,各城市如何發展?資源如何配置?產業如何對接?就需要處理好頂層設計,進行明確的分工和定位,再據此加強城市群間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避免各自為政甚至同質化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粵港合作曾出現兩次大融合,第一次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大批港商進入珠三角設廠生產,以「前店後廠」方式,為國家晉身「世界工廠」奠定基礎,而香港經濟亦得到轉型提升。第二次則是由CEPA協議開始,香港服務業、金融業開始進入內地,內地則放寬旅客、資金來港,為香港帶來另一次繁榮。兩次融合都能圓滿實現兩地經濟的互利共贏,亦讓經濟融合成為無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國家一直希望香港在「十三五」規劃中發揮作用,同時在國家的經濟規劃及增長中能扮演一個更為重要的角色,大灣區的發展將會是重點之一。同時,融入大灣區規劃,亦是香港保持國際大都市、保持在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優勢的最後機會,闖出瓶頸海闊天空的最後機會。香港是進是退,在此一舉。
不過,香港在這方面必須有兩個調整。
擺脫「永續龍頭」 自戀
第一是擺脫對「永續龍頭」的自戀,務實地認清香港的領先優勢經已淡褪,周邊城市蓄勢爬趕的現實。畢竟,抗拒融合已令香港的經濟活力日減,但欠缺香港的助力,周邊城市仍能火速發展,經濟發展的指揮棒已由香港交予內地。自戀不如自保?
由單雁領行到各有分工
第二,從經濟總量來看,廣州和深圳即將與港看齊甚至超越香港,珠海亦與意大利的佛羅倫斯相若,佛山直追阿姆斯特丹,東莞亦已超拉斯維加斯,中山已超逾日內瓦,惠州領先德國不萊梅,肇慶與英國的利物浦相當。在大灣區城市群,不再是單雁領行格局,而是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各自發揮其支柱作用。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7年4月14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