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2015年宣布聘請顧問研究應否保留活家禽銷售一事,幸顧問報告最終建議保留活雞,否則將可能使源遠流長的活雞文化在港成為絕唱。活雞如果仍得以保留自然皆大歡喜,不過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諮詢期當中,市民自然也會對禽流感防控及活雞文化兩者陷入迷思。
筆者認為,自1997年以來,已沒有市民在港感染禽流感的個案,近十年亦沒有本地農場爆發禽流感,生物安全及防控做得相當不錯,基本上在活雞與禽流感之間,可謂絕無不能解開的矛盾。不過活雞文化重要,但疫症一宗也嫌多,政府、業界及市民亦理應通力合作,讓生物安全工作做得更好,讓文化、行業及防控能取得讓人滿意的平衡。
有論者認為,做好防控,等同於以公帑資助部分市民吃活雞。不過,一個社會中,十隻手指總有長短,處理相關細節所使用的公帑總有不同。事實上,要改善生物安全及防控,也并非定要以金錢主導。現時香港基於約十年前的雞農退牌制度,活雞農場幾近無地可搬。當中問題包括新界新發展如箭在弦,農場與市民之間只會越來越近,且現時部分農場空間較小,亦難以自行進一步改善生物安全措施,可見與其說是錢作怪,倒不如說政策并不到位。
另外,政府對行業的思維在於「少做少錯」,但事實上,時而合理調整,也未嘗不是好事。現時政府局限活雞必須經批發市場再到零售層面,但一來涉及層層成本,二來在活雞日日清下,雞價難有下調空間。其實,業界過去亦曾提出容許農場直接屠宰活雞,并直送部分食肆,除可擴闊銷路,亦可減少運輸過程的交叉感染,降低成本,甚至讓農場存在建立品牌的有利營商空間。而政府亦可考慮增加僅可作零售而不能鮮宰的牌照,事實上亦是在活雞銷售過程中,不錯的人雞分隔措施,亦可增加銷售途徑讓市民以合理價格吃到活雞。
古蹟每年上億計的維修費與人類的生存無關,游戲及娛樂甚至是消磨人的生產力。不過,沒有以上種種,這只能叫做生存而非生活,又與行尸走肉有何分別?文化,就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如果單純以成本二字讓文化繼續消失,豈不可悲?更何况若成功將活雞更進一步推廣,能夠做到如日本和牛般的品牌化的話,如今的成本實在不值一哂。
原圖:大公網
原文轉載自《商報》2017年4月13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