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會議閉幕,特首梁振英以98.6%得票當選政協副主席,晉身「副國級」國家領導人,亦成為同時身兼特首和政協副主席的第一人。對於這項任命,社會上意見兩極,建制派全面讚好,「泛民」則是負面回應,這都是既定立場的既定反應,事件背後折射出來的意涵才是焦點所在。
遏「獨」 有功登上層峰
政協閉幕會的第一個議程,就是投票增補一名副主席,由於只有梁振英一個候選人,令投票變成例行公事。「吸睛」的不是票數,而是在當選後與中央領導的互動,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另外六名政治局常委,連同多名政治局委員和另一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均主動跟他握手,再加上習近平的勉勵和董建華輕拍肩膀,只是簡單樸素的肢體言語,就已凸顯中央對梁振英的支持。
既任特區之首,當然早獲中央的信任和高度評價,但特首和政協副主席的職責和位階畢竟有差異,故在條件和要求上也要有所不同。至於梁振英登上層峰,背後有何因由?中央雖沒公開,但大家都相信政協常委陳永棋所披露的兩大理由:第一是立場堅定,令「佔中」失敗;第二是堅定反對和制止「港獨」。再結合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工作報告,都首次劃下「紅線」,就體會梁振英榮升的意義和作用。至於如何落實這項反「港獨」國策?尚靠香港各界的共同策劃和努力。
兼任二職並無衝突
今次事件亦折射出另一個議論點,就是部分反對派在過去多次選舉中所運用的「ABC」(AnyoneButCY)策略。隨着梁振英高升政協副主席,特首選戰的「ABC」還要繼續嗎?若沒有「ABC」,憑什麼逆轉撬票?因此,投票雖尚餘一個多個星期,特首選戰已一錘定音。
另外,因不懂國情,亦有人故意低貶政協,指其僅屬政治花瓶。其實,第一,按體制,人大負責法律監督,政協則是民主監督,更多的是民意監督和輿論監督,在今天的現代社會至關重要,因而雖不具法律約束性,亦受到行政和司法部門的高度重視。第二,人事上,政協雖非實權機構,惟政協主席和副主席都不是「酬庸」式虛銜,而是位列國家領導人級別,地位隆崇,備受敬重。第三,委任退任特首作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並非憲政常態,中央會嚴格考慮個別人士的表現,以及中央是否希望提拔對方。
有人質疑,同時兼任政協副主席和特首,會否出現角色衝突或違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原則?不過,有關質疑站不住腳,因為,特首本就要同時向中央及香港進行雙重負責,而在「一國兩制」下,國家和特區的利益必須保持一致,因而不會出現利益衝突,亦談不上會影響「一國兩制」。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7年03月17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