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行政長官候選人電視辯論過後,林鄭月娥的「辭職論」令人記憶猶新,也令她的對手把幾許未能回答的民生大事淹沒在人為推助的「主流民意」之中。
假如林鄭當選,相信也會成為未來不斷提及的話題——「如果香港人主流意見令我無辦法擔任行政長官,我會辭職。」
林鄭其後解釋,指當主流意見與擔任特首的任務有衝突,令特首無法在《基本法》下履行責任,惟有作出艱難決定——請辭。這亦清楚表明,港人的主流意見不能與民望劃上等號;解釋清楚利落,沒一點含糊,顯得泱泱大度。
市民對民調數據逐漸麻木,有目的者卻不斷把「民望」變成籌碼。民調機構以千人左右的調查數據反映民望,小圈子的民望可以參考,但不可能是答案。到頭來,民調僅變成利用社會情緒而令官員施政困難的工具,而不是真正反映所有意見,更談不上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反對派為了打擊林鄭的勢頭,利用支持者和綑綁選委,大肆吹捧曾俊華與胡國興兩位候選人,營造出曾在民調上的優勢,卻並非真正贊同他的政治綱領和意識形態。曾承認八三一框架作為政改基礎,反對派是否視作「主流意見」?自己尚不能完全認同,又如何代表主流意見?
由於缺乏相同理念,假如曾當選,又是否能夠得到反對派一如既往的支持,民望又能否一如既往般攀高?現任特首梁振英就是個好例子,上任前到上任後民望數字落差甚大,但他過往5年堅持信念穩中求變,從未改變或者動搖,造就幾許有利民生的政策。
林鄭也曾高民望
今天被妖魔化的林鄭月娥曾幾何時也頗具民望,因處理不少棘手問題換來「好打得」之名。民調數字中,什麼改變了,誰改變了?
民意反覆多變,民調的提問也足以引導民意向左走或向右走。民望高企的高永文局長曾稱民望為「負擔」,何況是具爭議的民意,擔子重得足以壓死人。公元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被500人公投送上刑台,而那500人的龐大陪審團是從雅典公民中抽簽產生的,如此陣勢又是否能夠代表民意?再有迷戀公投的希特拉把「民意」變「民粹」,他領導的納粹黨的民望曾節節攀升,如此民望又是否值得傾慕。從古至今,「民望」陷阱比比皆是。
林鄭的說話中留下一個關於「香港人的主流意見」的思考,關於我們香港人自己期盼一個怎樣的香港。每屆的特首有自己的政綱、有自己的理念,但最終是香港人一起共同實現,成就今天的繁榮或撕裂。
選擇特首建基於往績,從而對他的理念有期盼,政治上的花言巧語沒什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