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給下一代自豪、歸屬感、幸福
發展=給下一代自豪、歸屬感、幸福

對年輕人,走出來支持發展是最「唔cool」的事。最近我幸得Kevin加入我的研究隊伍,以下想分享他敢說出來的心中話:我跟很多港人一樣,喜歡旅行及遠足。我還記得第一次使用赤鱲角機場時,爸爸說過:「這是港英政府留給港人的禮物。」十多年過去,我乘坐的機場巴士因為開通了昂船洲大橋而改道,前往機場的時間縮短了,也想這大橋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留下來的禮物。我時常與朋友經中環步行到山頂。行程中會遇到爸爸負責維修的斜坡,不論狂風或暴雨,都極少出現山泥傾瀉。建築工人用血汗建成的高樓傲然聳立兩岸,長久守護維港。大範圍的郊野公園也管理得井然有序,歷久長青。遠足之後,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帶我回家,沿途也有全球最快的通訊設施讓我計劃晚上節目。上一代為我們留下禮物,作為一個九十後,我們又可以為下一代留下甚麼呢?

當媒體渲染「香港玩完」,而我們又說不出回歸後有甚麼東西值得我們自豪,歸屬感也會愈來愈弱。不過,客觀看,香港做得很好,我們的家庭收入中位數於過去4年上升27%、綜援戶減少18%、勞動人口創新高。相反歐美的失業率仍然高企,我同屆的英國同學斷斷續續做了三份散工至今仍未找到長工,連「搵兩餐」都困難。台灣的2012年實質平均薪金與1997年一樣,沒有資源讓年輕人實現夢想。對比有心振興經濟卻沒有金錢的地方,港人有資源卻選擇不發展,是十分可惜的!我住在東區,裡面的老字號金記冰室、十三座牛雜、大眾粥麵店相繼結業。香港零售額在過往4年增加80%時,零售空間只增加1%。我們年輕人重視保育及支持小商店,卻沒有人支持在邊境及大嶼山建商場,以壓抑租金及分散旅客。旅客在過往4年增加83%時,酒店房間只增加15%。甚麼硬件都不夠時,易引發中港矛盾,但我們年輕人沒有發聲支持多建商場酒店,讓酒店及零售業同學不用遠赴上海前海,可以留港發展。難道我們要放棄為下一代爭取發展及向上流的機遇,只留下一個只有噪音及謾駡的香港嗎?

近年,媒體充斥着不同過份簡單的思維,例如「發展Vs保育」、「發展=官商勾結」、「發展=經濟融合=大陸化=賣港」等。希望建房屋,盡快上車置業的,是我們年輕人,但每當提及發展,普遍年輕人已先入為主認為「發展是個壞東西」,但不發展新界東北、棕地(Brownfield)及填海,如何建屋?現在為發展說句話,都要小心翼翼,免得被同輩攻擊。這白色恐怖是阻礙大家上樓的主要原因,所以發展要從大局出發,也要互相遷就。

我有一個香港夢,就是傳承上一代人的拼勁,為下一代提供更多硬件及發展機會。既然上一代港人在極貧乏情況下,也能為我們留下充足的人生起步禮物,我們就更應積極接棒,盡用全球少有的經濟機遇做大個餅,增加社會上流力及發展機會,為下一代留下一個令人引以自豪、有歸屬感、幸福的香港。

原文轉載自《am730》2014年5月5日

原圖:si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