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相信沒有華人不知道金庸,即使沒有涉獵過他的書,也會看過以金庸武俠改編的影視作品。查良鏞大俠塑造的「武林」中既有家國天下,亦有兒女情長,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刀光劍影折射出的快意恩仇,確實令人迷醉。
香港文化博物館從昨日起常設金庸武俠的專門展廳,展出三百多件展品,包括各類相關資料,手稿、影視乃至查良鏞。其中以金庸於一九六八年刊載於新加坡《新明日報》的《笑傲江湖》手稿最為珍貴。場館內亦設有多個有趣的多媒體裝置,其中「大俠遊蹤」以互動形式,讓參觀者遊歷蕭峰、陳家洛和韋小寶走過的神州足跡,經歷不同故事。另外,遊人更可在「高手過招」互動照相館中化身為郭靖、陳家洛、令狐沖和楊過,在武俠漫畫場景中大顯身手。
金庸的武俠是香港的驕傲,但卻沒有局限在香港,從報刊連載到輯錄成書,走遍了大江南北,在全球的華人社區一紙風行。我並不認同「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說法。已故作家羅孚曾經寫道:「如果沒有香港,沒有金庸」。大批文學家研讀分析金庸的武俠,從女權的崛起,殖民地的背景,再到國人港人的身份認同,當中的討論多不勝數。
金庸的小說,大多以異族入侵或統治爲時代的大背景。這恢宏的舞台構築串聯起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閱讀的同時亦增長了個人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文中大量引用輯錄的史實、文辭、乃至墓誌,顯示出對中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深湛功力。正因如此,查大俠的小說被不少學校老師列入課外讀物書單,藉此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反觀今日香港,對內地排拒,國民教育被推倒,中史獨立成科亦杳無音信,如此種種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誠然,以居住地爲依歸的族羣概念某程度上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我們生活在多元的香港,兼容併蓄正正就是香港賴以成功的根基。查良鏞博士在為博物館題前言時,自言初到香港也因言語不通鬧出不少笑話,但「香港人坦誠直率、重視信用、說話可靠,我很快就喜歡了他們,覺得香港的人際關係比上海好」,進而視香港為自己的「第二故鄉」,「願意好好愛護她,盡我的能力回報她」。金庸筆下的俠客,不拘形式,秉各家之長,而成武學宗師。於香港,這更是一個參照:秉承中華傳統,匯聚古今東西,留住各地人才;相信這樣,我們的香港亦能夠像查大俠的武俠一樣,煥發不衰的生命力,歷久常青。
原文轉載自2017年3月2日《am730》
原圖:政府新聞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