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樓萬事足?
有樓萬事足?

一次過看完寫實式電視特輯《有樓萬事足?》,除了話題性十足的「有樓有高潮」的模特兒和「月儲105%女文員」的故事外,更多的是香港人面對瘋狂樓市,能屈能伸、自強不息和苦中作樂的精神,特別是「港式遠距離婚姻」以及在「住在工廈的甜蜜愛侶」,互相扶持的真摯愛情令人動容。

房屋是基本需要

我不知道節目是否刻意,個案中的主人翁的住屋選擇不論是買還是租的,都在私人市場,又有投資導師教路如何不斷樓換樓,總之就要「上車」,以買樓為一個人生目標或幸福指標。難道這真的是香港人唯一的出路嗎?

正如「月儲105%女文員」的男朋友質疑道: 「青春不應用金錢來衡量。」人們耗盡青春,換來的本來只是很基本的生活需要,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約15平方米)只及新加坡的一半,劏房戶更只有人均5平方米,這是什麼樣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角色何在?

為什麼要強調政府角色呢?因為房屋是一種基本需要,就如醫療、教育、食水和治安,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尤其是當香港的樓價已超出大多數人的負擔能力,現在房價是家庭入息中位數18年的總收入,因此在這個市場嚴重失衡的情况下,政府的角色就更加重要。

雖然梁振英政府比上屆政府更積極開發土地和建屋,定下10 年建屋46 萬個單位的目標,再加上多次推出「辣招」遏抑投資需求,但房屋供應始終遠水不能救近火,本地用家的剛性需求和外圍持續的低息環境,樓價仍然比5 年前升了近50%。不少「蝸居」者心聲,就算私樓供應再多,也是買不起的,就算居屋也愈賣愈貴,這樣如何讓市民安居樂業呢?我們要打破一些固有思維。

關鍵在政府是否敢於承擔

工聯會多年來倡議:公屋為主,居屋為輔,私人市場作補充,就是要強調政府主導角色,在樓市失控的時期,應進一步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量至七成以上。但政府回應,如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來遏抑私人市場供應,會更加令私人市場樓價上升。我認為這推斷並不正確,因為如果供求是樓價的主要因素,只要整體供應不變,供應由私人轉向公營,並不會成為樓價上升的額外因素,因為一些原來私人市場的買家會轉向公營市場,甚至因為公營出售房屋價格較低,更有可能拉低整體的樓市。為此,我個人有幾點建議,希望拋磚引玉:(1)以10年46萬建屋目標為底線,爭取更多建屋量;(2)將公私營比例由「六四比」改作「七三比」以上;(3)出租公屋供應比例不變,公營多出的比例用作出售資助房屋;(4)降低居屋售價,以及在居屋以下設以建造成本價出售的房屋(工聯會倡議「安居易」計劃);(5)在居屋以上多設一級「夾心階層」房屋,達至公屋、平價居屋、居屋、夾屋和私樓5級置業階梯,以適合不同收入人士住屋需要和家庭計劃。

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林鄭月娥也有提出類以的5級房屋階梯概念,但關鍵在於政府是否敢於承擔更多房屋供應,由政府導引樓價朝正常方向發展,而不是由所謂市場主導。有樓萬事足?政府有責任。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7年03月03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