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對於所謂內地和香港的矛盾炒得相當火熱。日常生活的小事,也成為矛盾的熱點,就算國家領導人接見香港媒體代表團,也要以此為題,解說一番。
對於「矛盾」一詞,我們不必過分敏感,一國之內,各省市自治區之間,很難掃除一切客觀存在的矛盾。北京與天津,北京與上海,多少也存在矛盾。個人以前到四川省旅行,在當地也看過不少書籍解說成都與重慶的矛盾。地方之間,很難做到利益完全一致。所以大陸和香港之間有矛盾存在,也不必遮遮掩掩、若無其事。真正核心所在,是我們用什麼態度去看待這些矛盾?是利用這些矛盾去煽動反大陸、反中央,甚至是反共反華的情緒,還是針對這些矛盾,去找到梳理消弭的辦法。
在地緣政治而言,香港注定是跟大陸休戚相關。無論回歸前後,香港和大陸都是相互影響,只不過是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香港九七年回歸之後,雖然是一國之下的特別行政區,但在這個歷史發展的片段中,仍然是強調兩制的區隔,甚至衍生一種感覺,香港跟大陸又或者中央,愈是疏離,就愈突顯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中央不但在九七年之後裁撤大部分駐港機構部門,大陸機構人員來港比九七回歸前更為困難,這都是眾人皆見的事實。但當持續的經濟衰退讓我們察覺到這些疏離區隔並不符合香港的經濟利益的時候,融合的呼聲就乘時而起。由2003年開始,融合成為主旋律。
融合,代表大陸和香港的區隔降低,有人認為這種降低區隔的融合並不是常態。但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寬廣的時空來看,卻剛好是相反。降低區隔的融合,其實才是常態。香港一直奉行自由主義,門是向全世界打開。經濟活動,香港是低稅率的自由港,資金往來進出完全自由,資訊也是自由流通。至於人流,全世界有150個國家給予香港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安排,投桃報李,香港也向約170個國家提供免簽證安排待遇。其餘國家國民,就算要申請入境簽證,也是有規有矩,而不是刻意刁難。而這170個國家,其中不免是發展中的落後國家,但香港照樣全方位開放,就是偏偏不適用於中國大陸。其中原因,也不止是回歸前的政治原因,而是在七九年前,中國大陸自己是奉行封鎖政策,把大門自行關上,直到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止。
「眼紅症」似曾相識
所以現時對中國大陸公民的開放,並不是一種特別優惠,而是把一些真實並不正常的區隔取消。就像之前本欄提及過,香港男士跟一位菲律賓女士結婚,這位菲籍女士可以馬上在香港定居,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但若跟一位杭州女士結婚,就要排隊領單程證,所以單程證是特別的區隔安排,而不是優惠一樣。當區隔逐步取消之後,兩地互通,交往頻密,所謂矛盾,也自然增多和突顯。
這種矛盾,其實是兩地相互交往影響的結果。在世界各地,其實都有發生。當香港移民潮最熾熱時,加拿大或澳洲當地的居民,也曾抱怨移民帶來種種的影響,文化上的衝擊,又或者物業價格的上升,甚至出現一些似曾相識的「眼紅症」。自改革開放以來,基本上是大陸向香港單邊開放,因而形成一種「單邊主義」,這種單邊主義在不同環境和時間,會有不同的迴響和反應。當然,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某程度上可以保障到大陸對香港單向開放的做法。而香港向大陸的開放,基本上是按其自身利益而開放,以解決過去「水向一邊流」的現象。但長遠而言,隨大陸更大程度上的開放,這種單邊主義會受更多的質疑,而更大的開放意味香港會有更多對手或替代品。如果我們不把握這一個「窗口」時機,香港將失去全世界羨慕的近水樓台優勢。
經濟暢旺難兼享悠閒寧靜
跟這樣龐大的市場和社會融合,不可能對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毫無影響。而在過去10多年,融合所帶來的好處已經不必細說。香港基本上充分就業,金融業的領導優勢突顯,政府稅收豐盛,需要派出2000多億「泄洪」。但兩地融合也帶來樓價上升,一些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以及社會服務供應緊張。在過去兩年,特區政府面對這些融合所帶來的問題,都有政策應對。如果是不能再生或入口以增加供應的商品和服務,都以港人優先的原則來應付。而這些措施也引來一些國內同胞批評,但特區政府的立場是堅定的。這種措施必須是有原則、有節制的。住宅樓房、初生嬰兒奶粉、醫院位都有其獨特性,所以才要政府出手。但其他的一些影響,例如商業購物區在某些日子比較人多,那作為一個旅遊中心,又很難避免,就如巴黎、羅馬、倫敦,景點是日日人多擠擁。4月份的京都,也是遊人如鯽。我們很難一方面享受經濟上的暢旺,另一方面又悠閒寧靜。
對於一些個別大陸遊客的行為,也許不符合文明標準,但總要分清楚是個別情,還是普遍現象。小童在街上便溺,當然是不文明的行為,但如果曾為人父母者,也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帶孩子時,有沒有做過三幾次同樣的尷尬行為。個人的接觸,大陸旅客對香港的秩序、規矩和城市管理,都是讚不絕口,認為這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所以香港對內地同胞很大程度上是學習的對象,而不是要衝擊和破壞。遇上上述的尷尬情,香港市民上前提供一些像膠袋等協助物料,又或者指示就近的衛生間,跟上前指斥喝罵,哪個更符合香港式的文明,更能讓人心悅誠服,更能發揮香港的模範作用?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4月29日
原圖:worldjournal.com
評論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