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低時,好好休養生息 ;能量高時,好好開拓創建,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香港,只是短短數年,政治局面便經歷「佔領」禍亂和政改失敗,以及三場選舉、一次騷亂,以及無數次議會內外的折騰,大家都身心俱疲,深感厭惡。有特首候選人乘機提出「休養生息論」,希望能停止內耗,本是好事;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休養生息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更要承受沉重的政治代價,被譽為經典的西漢「文景之治」,便播下「七國之亂」的禍根。
休養生息有流弊
大亂求大治,大治先喘息,這套休養生息的策略,源遠流長。早於春秋時代的越王勾踐,便在臥薪嘗膽後得以回國,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長遠策略。至於西漢的「文景之治」,也是集合兩代共40年的治績,將西漢的經濟建設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並為接位的漢武帝開創千秋偉業提供堅實基礎。當年的休養生息政策,其實源自漢高祖劉邦,只是由接位的漢文帝和漢景帝發揚光大。當中包含5個方面,第一是解甲歸田,並按其軍功分配土地和房屋;第二是歸還原有田宅,勸導逃亡在外的民眾返鄉;第三是釋放所有因飢餓而賣身的民眾;第四就是輕徭薄賦,減輕民眾負擔。
不過,福禍相倚,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文景之治」亦不能例外,只談經濟、避談政治的後果,正正體現在政治之上。第一是國內諸王得以坐大,終釀成「七國之亂」;第二是境外異族驕矜難馴,成為國家的心腹大患,並開啓「公主和番」的歷史。
不能迴避矛盾
其實,政治經濟民生是推動社會建設的齒輪,彼此相互依存,在策略上當然有輕重順序,但不能將某一部分切割放大。香港過去幾年的亂局,肇因正是有部分人士刻意強調政治,並將一己的政治理想或圖謀無限放大,甚至將經濟民生作為墊背,以綁架形式希圖迫使政府和中央就範,並且鬧出任何想像得到,甚至想像不到的抗爭。
風波總有平息時,吵鬧亦有安寧日。大家都希望從泛政治化、泛民粹化的泥淖中抽身出來,多談經濟民生,謝絕政治口水。不過,若將此簡化為「休養生息」,則未免顯得有點天真和「離地」。因為,第一,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你講政治休兵,但反對派會配合嗎?能糾正目前凡事都是政府錯的抗爭思維嗎?第二,目前的所有政治議題和爭拗,將會即時「消失」,而不是伺機而動嗎?第三,無論內外政經形勢,都處於複雜的變局,特別是美國的「特朗普威脅」,更是山雨欲來,就算香港能夠對內政治休兵,但對外呢?第四,更重要的是,在籌劃政治休兵之時,可曾有一套完整而可行的跟進策略,讓政治休兵並非僅為口號,而是能夠貫徹落實,並能協助解決現存和未來可能出現的深層次矛盾?
社會發展是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期間必然會面對荊棘衝撞,若是遇險即退,遇難即縮,只求妥協苟安,而輕易放棄堅持和進取,社會的前景在哪裏?我們不能迴避矛盾,但須正視這些問題,並要用智慧和勇氣,在嚴格按照《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規範下,一步一腳印地克服困難和矛盾。這都是我們的基本責任,亦是對所有公職人員的基本要求。
原文轉載自《商報》2017年2月3日
原圖:新浪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