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容易自我否定?
女性容易自我否定?

在英文報章看到一篇文章,談及女性較男性缺少自信心和容易自我否定。我不知道兩性之間竟然會存在這些區別,感覺文章內容具有啟發性,便把它翻譯成中文,與讀者分享。

以下是該文作者的自白:

我一向對自己半信半疑,甚至自我否定,因而自責。體內那個與生俱來的批評機制,從未停止過監視我,揭我瘡疤。雖然如此,我仍能瞞人耳目,表現出精明能幹的形象。我的朋友,丈夫,和過往的僱主,對此都深信不疑。如果這個秘密能夠永遠不被揭穿,那是多麼的好呢!

某天,我把這些往事對丈夫和盤托出,看他有什麼反應。他莫名其妙地瞧著我,說我沒有這些問題。

由此看來,「自我否定」的毛病似乎存在於女性的居多,縱使她們能力過人和事業有成也改變不了多少。愈來愈多這類女性為了克服這個問題而煩惱,甚至還公開承認。當你恭維她們在某方面的成就時,很多人只說是幸運得來,不會誇大其詞說自己聰明和苦幹過人。

兩性的自信落差是當今的一個熱門話題。對「領導才能」有研究的專家Erica Anderson表示:經過三十年的觀察和訪問過幾千名女性,得出的結論是,過分自我批評的女性遠遠超出男性。由於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妨礙了她們順利完成一些完全能夠勝任有餘的項目。

從另一角度看這問題,每每發覺男性的優越感能使他們佔據上風。男人喜歡誇大其詞,縱使非他們力所能及。以往在無數的工作會議上,曾經聽過一些男同事提出非常大膽的商業計劃。明知這些計劃大而無當,我仍三緘其口,惟恐被視為不合作和缺乏團隊精神。無容置疑,這些計劃一敗塗地,而肇事者卻能從容逃避責任,重新再來一次。

根據一本新書《信心密碼》的作者指出,兩性之間的「自信落差」何止對女性產生困擾,它還不斷加大變成帶有普遍性的危機。這種現象解答了為何女性要求調整薪酬不若男同事們那般積極,阻礙女性晉升的無形屏障仍然到處存在,而且牢不可破。

其實,制度性對女性的不公平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重要的一個歧視因素。問題的罪魁禍首是女性習以為常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反過來男性不斷地高估自己的才幹。曾有不少男性經理批評女性下屬未能適當地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縱使晉升機會到來,只要她們有絲毫懷疑自己能否勝任時,便不爭取。在這方面,男性承受失敗風險的能力卻遠遠超出女性,而且每每確信自己可以成功。

千萬別以為有能力便會生出信心,兩者其實不是必然相關的。舉個常見的例子:在「微積分」一科測試之前,很多男同學會說他們必考得個第一,縱使能力不相上下的女同學卻感覺此科太難了,她們必然一敗塗地。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同樣聰明的女學生,卻望門止步,放棄一試的機會。

女性還面對其他不利因素:那些與生俱來的完美主義思維使她們對自己產生過分要求,達不到時挫折感便因此而起,且驅之不去。女性對自己的過失經常抱怨,而且耿耿於懷。你千萬不要問起我當年在大學讀研究院時的經歷。我選讀文科,曾是著名學者Northrop Frye 的門生。其中某教授曾認為我將來定會在學術界中有所作為,此乃我人生中最輝煌的一年。雖然如此,但我不會時常想起它。反過來我只記得曾經在課堂內弄錯了「misogyny」的正確拼音而引起的尷尬。直到今天,那份恥辱仍舊像洪水一般在我腦海中泛濫。

女性也患上了先天性的杞人憂天症候群。縱使天下太平,我們也可以幻想出一些事故來。我有一些不很科學的理論,認為體內的憂慮基因會把我們保護幼兒不被猛虎擄走和有毒植物傷害的本能緊密繫在一起。如果猛獸和毒草不在,產生憂慮的基因也會誘使我們尋找出其他危險物的存在。

到底這些憂慮感是從何而生的?在一個世紀以前,男女社交活動不是經常混在一起的,這是形成信心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女性本質被塑造成較懦弱,對個人期望不高,處處讓給男性採取主動,做她們的帶頭羊,因此形成女性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比不上男性。要改變這個現實,我們必須鼓勵女性大量投入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工作(例如參加滅火隊),多進課堂,她們才會重拾信心。

不知不覺三十年很快便成為過去,隨著時間的轉移,女生在校的成績優勝於男生,也比男生懂得如何遵守校規,經常達到各方面對她們的期望。但當女生離開校園進入職場之後,男生很快便能迎頭趕上。究竟原因在那裡?

從最新對腦部功能的研究和進化心理學的分析,發現兩性之間有十分微妙的分別,加上激素作用,對兩性人格和行為影響至大。我列舉的事例大至與這些研究的結果吻合。

以上所說是否無法改變呢?我相信是不會的。《信心密碼》一書的作者說:大腦是可以鍛鑄的。不斷的學習和堅持,我們可改變我們的思想,情緒和行為。

這個發現對我來說是頗令人振奮的。曾經干擾我多年的體內批評機制,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從我的身上消失。我對自己的評價也變得愈來愈高,確信以往的自我否定不會重現。由此,前途一片光明。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