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李慧琼
昨天,梁特首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前,大家擔心特首已到了任期最後半年,加上是最後一份報告,是否會變成「看守報告」,只是坐着等,不作為呢?
當聽畢兩個多小時,筆者認為這份《施政報告》不但不看守,反而是一份有為的報告。對於多項焦點議題,很多人都已回應,今天暫且不評論,只談改善社區康體設施一項。
《施政報告》第219段,指出會在未來5年動用200億元,增建或重建26個體育及康樂設施的項目。另就15個體育及康樂設施的項目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為開展工程做準備。筆者認為值得一提。
推動運動普及化一直是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但在休憩用地和康體設施長期不足下,這項施政目標往往被批評為只是空談。
休憩用地和康體設施數目未符市民期望,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規劃標準落後。目前有關康體設施的規劃標準,由80年代沿用至今,其間無論人口數目、結構,社會對康體設施的需求,都有很大變化,唯獨是相關標準,卻未有與時並進,與市民期望脫節。
第二,為了解決「上樓難」這個問題,本屆政府對住宅用地,求地若渴,影響所及,就算地區有聲音希望修改某幅土地用途,增加區內休憩空間,往往難以通過規劃部門,以致未能增加相關設施,以滿足社區需要。
第三,本屆政府動用大量撥款,推動多項大型鐵路工程展開落成,客觀上化解多區的對外交通連接問題。不過,在基建先行的心態下,用於改善社區設施的工程撥款,往往就要靠邊站,遲遲無法排上日程。在我熟悉的九龍城區,多項改善公園休憩用地的工程計劃,就因此尚未上馬。
對於剛公布的《施政報告》終於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大量增加康體設施,筆者認為值得一讚。
不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啟德舊機場用地,由建議興建康體設施,到土地規劃、融資、營運和管理等的研究及諮詢,先後竟然經歷接近二十年。筆者期望現屆及下屆政府要拿定決心,盡快推動完成這批已放上日程的工程項目,不要讓這類蹉跎歲月的例子繼續發生。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01月19日
原圖: Wikipedi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