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鞏固善政良策
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鞏固善政良策

本文作者為柳蘇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用好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諧共融」為主題,共分13大主題近280個段落,涵蓋經濟、醫療、扶貧、交通運輸、退休保障等各個不同範疇。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鞏固善政良策,為下屆政府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耕,提供了良好借鑒。

梁振英去年12月23日最後一次向習近平主席述職,習近平主席充分肯定梁振英帶領特區政府穩健施政,他特別提到梁振英和特區政府「在土地房屋、安老扶貧、科技創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顯進展」。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梁振英「在遏制『港獨』,依法處置街頭暴力活動等重大問題上嚴格按照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和特區法律辦事,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了香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鞏固了習近平主席肯定的本屆特區政府的這些善政良策。

遏制「港獨」是長期工作

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引言提到「香港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香港完全沒有獨立或以任何形式分離的空間。在『一國兩制』下,每一個香港人都有義務全面遵守《基本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梁振英2015年1月14日發表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在引言部分開宗明義提出警惕「偏離《基本法》的主張」,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發表宣揚「港獨」的文章。在去年的立法會宣誓風波中,梁振英順應民意,果斷提出司法覆核,為阻止「港獨」分子進入立法會以至隨後的人大釋法和高院判決創造了條件,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香港社會穩定,顯示梁振英在複雜政治生態中堅定地反對和抵制「港獨」,具有駕馭複雜形勢的能力。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又在引言提到「香港完全沒有獨立或以任何形式分離的空間」,這顯示遏制「港獨」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項長期的工作。

繼續抓住「一帶一路」機遇

去年施政報告出現40多次「一帶一路」字眼,今年施政報告提及「一帶一路」字眼約20次。梁振英重申,香港「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和「超級聯繫人」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本着「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原則,機遇無限。

報告提到,政府計劃開設首長級和其他常額職位,以確保辦公室可以更有效和持續地推展「一帶一路」工作;增加「絲綢之路」學生交流團名額;增設「一帶一路印尼獎學金」。另外,政府將在今年9月再次與貿發局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貿發局亦會繼續在其主辦的研討會和博覽會中加入「一帶一路」環節。中央政府亦會在今年5月,於北京舉辦一個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最高層次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論壇將突出「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成果,特區政府現正籌備參加。

「一帶一路」戰略,為香港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香港應主動呼應,重塑香港的核心競爭力。香港在祖國與沿線國家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的進程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共同點和交匯點,可以放大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的比較優勢,可以繼續發揮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前沿作用。梁振英連續兩份施政報告順應「一帶一路」推進的大勢,強調更好地發揮香港重要作用,顯示他具有戰略眼光,利用好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準確把握香港發展的大方向。

房屋土地政策續為重中之重

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房屋土地政策續為重中之重。報告推算2017/18年度起10年,房屋供應目標46萬個,短中長期土地供應可提供逾60萬個住宅單位。

短中期:檢討土地用途物色的210多幅房屋用地、啓德發展區、鑽石山綜合發展區、3個石礦場的重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項目等,提供38萬住宅單位。

中長期: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建(包括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 展、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加上正在規劃的潛在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包括小蠔灣車廠和八鄉車廠),提供超過22萬住宅單位。

房屋土地政策多年來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深遠。放下政治有色眼鏡,用公平眼光去檢視本屆政府過去幾年施政,尤其房屋及土地政策方面,社會各界都不得不承認本屆政府付出的巨大努力,去面對積弊多年的深層次矛盾。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房屋供應目標,以及短中期和中長期的房屋土地策略,顯示本屆政府將解決香港住屋難問題,已初見成效。無論公營房屋、私營房屋,梁振英做出來的成績,粒粒皆辛苦。

打破劃地為牢的土地問題舊觀念

在土地問題上,梁振英說本港房屋問題是土地利用問題,而土地利用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只要我們肯打破劃地為牢的舊觀念,只要我們肯認真、科學和客觀地重新思考土地利用的規劃,我們就可以增加土地供應,降低地價、樓價和租金,減輕香港人的住屋負擔,提升香港人的住屋質素,根本解決房屋問題」。

梁振英指出,目前郊野公園佔香港土地總面積四成,是住宅用地總面積的六倍,而城、鄉、郊、野之間,發展密度差異愈來愈大,市區人煙愈來愈稠密。為進一步保護高生態價值的地點,政府將開展指定約500公頃的紅花嶺為郊野公園的工作,並積極考慮,透過非原址換地方式,以大埔船灣已修復的堆填區換取沙羅洞內具高生態價值的私人土地,以長遠保育沙羅洞,同時繼續物色合適地方納入郊野公園範圍。

報告提出,應思考利用郊野公園內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非牟利的老人院等非地產用途。

本港樓價持續高企、港人居住環境每況愈下,政府縱然東挪西湊,最終很可能仍要填海,甚至動用部分郊野公園土地,才有望滿足龐大的土地需求。正因如此,必須打破劃地為牢的土地問題舊觀念。報告做到以理服眾、凝聚社會共識,為香港未來開拓發展與保育平衡並進的道路。

強積金對沖逐步取消   促進勞資權益平衡

梁振英2012年發表的競選政綱中,提出「逐步降低強積金戶口內僱主累積供款權益用作抵銷僱員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的比例」,引起勞工及商界的關注。

香港自2000年推出強制性公積金機制後,在資方的強力施壓下,即順帶落實強積金對沖機制,指僱主按照《僱傭條例》向僱員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即可向強積金受託人申請,從僱員的累計權益中提取其僱主供款部分(包括自願性供款),以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香港自回歸前已採取重商的措施,勞資雙方的權益一直處於不平衡的狀態。梁振英競選過程提出的政綱,以及上任後推行的多項措施,都是以收窄貧富懸殊的差距為定位,他力推老人津貼金、制定貧窮線、成立扶貧委員會加大扶貧力度,並對市民高不可攀的房價推出雙辣招等。報告提出強積金對沖逐步取消,是梁振英促進勞資權益平衡的舉措。

報告的建議有三大元素,包括:一、不具追溯力,即僱主在建議實施日期前的強積金供款將獲「豁免」;二、降低建議實施日期後的受僱期所引致的遣散費或長服金款額,由目前服務滿一年可獲每月工資的三分之二作為補償,下調至每月工資的一半;三、為協助僱主,尤其是中小企,政府會自建議實施日期起的10年內,分擔僱主部分額外遣散費或長服金開支。這三大元素,充分照顧了勞資雙方的合理權益。

梁振英安老扶貧鍥而不舍

過去4年多,梁振英全力扶貧、安老、助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繼續鞏固這些善政良策。包括:新增高額援助長者每月3435元,放寬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以惠及更多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擬取消「衰仔紙」;建議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有需要長者可免費使用公院診所。

不供養父母證明書,俗稱「衰仔紙」,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針對長者申請高額援助和綜援時所需填寫的一份聲明書。「衰仔紙」帶來道德問題,由於華人傳統道德觀,認為成年子女有責任供養年老父母,「衰仔紙」與此道德觀相違背,故子女一旦簽署了「衰仔紙」,可能會為年老父母帶來極大的心理傷害,而且部分子女也會因心理壓力,逐漸與父母關係變得惡劣。另一方面,一些有心無力的子女,即使真正無力供養父母,但礙於華人傳統道德觀問題,仍拒絕簽署「衰仔紙」,令真正有經濟需要的父母不能申領綜援,甚至造成兩代之間的關係破裂。報告擬取消「衰仔紙」的建議利大於弊。

承諾基本落實 續奉獻香港及國家

梁振英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回顧了本屆政府的施政成果,也報告了他為香港中長期發展所做的準備,他表示:「五年前,我提出 『迎難而上』,這四個字,不僅代表我的初心,也是香港人建設我們這個家的體會,『難』說明我們對問題的認識,『上』代表了我們的決心和行動。五年前,我提出了全面而具體的競選政綱;五年來,每年我都發表施政匯報,向社會報告政綱的落實進度。今天,我競選政綱的承諾基本上已經全部落實,我要感謝所有政治任命官員和公務員同事的努力,以及行政會議、立法會、法定機構和廣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他表示,本屆政府會繼續嚴格按照《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繼續維護人權、自由、民主、法治和廉潔等核心價值,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報告結語表示:「我們這一代香港人,承前啓後,任重而道遠。未來半年,我和特區政府會繼續盡職盡責,繼續全心全意為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全力打拼。日後,我會繼續本着對香港這個家的熱愛和擔當,和700萬香港人一齊,繼續奉獻香港,奉獻國家。」

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明言是在特首梁振英決定不角逐連任後,才重新思考參選,因為她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感,覺有責任讓良好的政策延續下去,為香港服務。梁振英領導的現屆政府在土地房屋、扶貧養老、創新科技等方面的政策,惠及市民,造福長遠,是真正的善政良策,得到社會廣泛支持。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鞏固善政良策,為下屆政府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深耕,提供了良好借鑒。

原圖:政府新聞網

原文轉載自《鏡報》 2017年1月19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