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西九文化區,本來是一樁美事,可以為市民提供一個機會,近距離欣賞國寶級文物。筆者很有信心,大部分市民都支持博物館落戶西九文化區。可惜,反對派議員再次發揮「為反對而反對」的本色,支持文化產業的口號說得響亮,實則猛拖後腿,不欲成其事。其實不論有沒有諮詢,只要泛民執持「逢中必反」的偏見,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反對建館。
自從泛民被本土派污染後,便走上了反對發展的行列,甚麼都不想興建。議會內如是,議會外則有激進分子屢次搗亂政府舉辦的諮詢會,令政府處於一個不諮詢不成、諮詢也不成的困局。
助增西九吸引力
眾所周知,西九文化區自二○○四年開始,十幾年過去,經歷幾番波折,整體的設計早已有着落。故宮博物館只是整個西九文化區的一個部分,不會扭曲整個西九文化區的設計,反而增加了西九的吸引力。何況博物館的性質都是文化藝術相關的展覽,與西九的理念沒有矛盾。
再者,西九董事局亦已認為,原定那幅預留的土地已不適合做表演場地。筆者認為社會各界應該尊重董事局的決定,畢竟董事局成員最了解西九的情況,他們的判斷應該準確。由於該幅土地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功能,如今改為興建故宮博物館,公眾並沒有損失。
更重要的是,如果西九要搞得有聲有色,絕不可以缺少中國的元素。西九早已具備本地元素,但純粹本地元素並不足夠。
若西九要成為一個國際級的文化地標,必須要有國家的元素,這樣對外地遊客才具有吸引力。正如紐約、倫敦、巴黎的藝術館和博物館都不只是展示紐約、倫敦或巴黎的展品,而是展示國家最珍貴的文物。
集中同區方便遊客
至於為甚麼非落戶西九不可,理由亦很簡單。如果大家遊覽過歐洲的大城市,便會發現很多藝術館、博物館、表演場地和其他名勝都是集中在某個區域,甚至位於同一條街道。遊人參觀完一個展覽,再參觀另一個展覽,十分便利。
現時,雖然香港也有不少博物館,但都是獨立地存在,地點分散,難以發揮協同效應。難以想像有遊客會願意一天之內參觀完李鄭屋再去三棟屋,去完香港博物館再過海去海防博物館,然後才去文化中心或大會堂看表演。所以,香港的藝術區若要發展成熟,必須要參考外國的成功經驗,把精采的展覽和表演集中起來。因此,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地點不應再作他選,必然是西九文化區。
希望反對派不要再誤導公眾。他們不想參觀故宮文化博物館,不打緊,還有很多市民和遊客想參觀呢!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7年1月18日
原圖: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