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作:王應立,中文翻譯:黃啟樟
直到1942年八月,英國人才允許史迪威親自訓練由緬甸撤退到印度蘭姆加(Ramgarh)的中國軍隊,一共八千人。雖然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說他無意曲解史迪威的日記,但他往往畫蛇添足和加入其他人的評語。這班外國人習以為常對那個時期的中國惡意批評,並以訛傳訛。"中國四百萬軍隊都是來自農村的農民,不時面對缺糧,患病及裝備不足的困境,並由一班低能,多疑善防及精於權術的人所控制。他們都是被強迫入伍的,只要前方犧牲一人,後方便同時有十人死於疾病或棄械潛逃。軍隊的士氣雖然未受到質疑,將領們也忠心耿耿,但作為戰爭的資源,他們除了獻上血肉之軀之外便無濟於事。他們缺乏主動性,只會被動應變。"
白修德(White)指出史迪威仍念念不忘如何才可獲得中國提供三十個師的軍隊,由他親自培訓及領導,編入Y(Yoke Force)部隊,但一直都在等待回應。如常地史迪威對蔣介石不合作感到不滿,但與此同時他也無法促使英國及美國提供海軍及空軍支援蔣介石,使他可順利登陸仰光。白修德一直錯誤地以為反攻緬甸是美國政府的主張,其實馬歇爾和羅斯福都不熱心於這個行動也沒有下過任何奪回緬甸的命令,那只不過是史迪威個人的願望,藉此可報復日本打敗及驅逐他出境之仇。筆者必須向讀者指出白修德在華的任務。他是時代雜誌駐華的戰地記者,和一班駐守在重慶的外國通訊員一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然後發放一些充滿侮辱性及歧視性的報導,有意將蔣介石,中國政府及中國軍隊的形象貶低。
在蘭姆加的中國軍隊按照原定計劃交由史迪威培訓,他在這方面取得進展而感到滿意。"他不但親力親為,以身作則,還定下了明確的目標。。。。。。除了執起教鞭之外,他還向其他美國教官示範他的經驗。"其實,訓練普通士兵不必出動三星上將,否則大才小用。據稱中國士兵模倣能力很強而且很快便學曉戰爭之術。塔奇曼稱讚史迪威能用中文和士兵交流,一次在八月二十三日,另外一次在十月二十五日,但史迪威在日記裡只提到八月二十三日的那一次。塔奇曼也稱讚史迪威懂得利用中國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岳飛(Yueh Fei)與吳王(King of Wu)做教材;岳飛是宋朝名將,曾將入侵的蒙古人(Mongols)打敗;吳王是春秋時代吳國君子,被越王(King of Yue)打敗及俘虜,在牢獄中過起"臥薪嚐膽"的生活,提醒自己被打敗的恥辱。
塔奇曼對中國歷史一知半解,稍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能指出她的錯誤。岳飛是宋朝(Sung Dynasty, 960-1279)的名將,曾率領軍隊抵抗入侵的金國(Jin Kingdom)。眾所周知,金人與蒙古人並非同一民族,塔奇卻混淆不清。戰事經歷了三十年,岳飛擊退了金國的侵略。宋朝皇帝軟弱無能,曾目睹兩個皇帝被金人擄走,為了自保,與金人談和,但遭受岳飛反對,他認為如果得到皇帝的支援,肯定能將敵人打敗,收復失地。宋皇不為所動,而且發出十二道金牌(命令)把岳飛調離戰場,並誣告他及兒子犯下叛國罪,將他們處死。岳飛的愛國精神及英勇行為一直受到後世的敬仰,並為他立碑紀念。中國人利用"精忠報國"一詞來形容岳飛對國家忠心耿耿的精神,並以此作為口號鼓舞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對日抗戰。
第二個被借用做教材的歷史故事:吳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君主(500-250 BC),離開今天已有二千多年。塔奇曼(或史迪威)卻張冠李戴,把越王的事蹟說成吳王的事蹟。殊不知正確的歷史是這樣的:越國(Kingdom of Yue)與鄰近的吳國(Kingdom of Wu)發生戰爭,越王戰敗並束手就擒。吳王夫差(Fu Chai)沒有將越王勾踐(Guo Jian)處死,只把他關押起來,成為吳王的奴隸。在獄中越王受盡折磨,直到被釋放出來。他一直不忘戰敗的恥辱,立志報仇泄恥。臥薪嚐膽的故事便由此而來。出獄後,越王得到幾個精明大臣的協助,改善國家的經濟狀況,加強人力資源的質量。十年後,越王再次向吳國挑戰,把吳王打敗並將他處死。越王的故事提醒人們要刻苦耐勞,保持信心,縱使相隔十年仍可達到報仇的目的。塔奇曼又一次對歷史人物的身分混淆不清。
在1942年十月一日威爾吉(Wendell Willkie)來到重慶,作為他環球四十九天訪問的環行程之一。由於威爾吉當選美國總統的機會極高,史迪威說蔣介石以超常的規格接待他,希望藉此影響他對華的觀感。蔣介石設宴款待威爾吉,並鼓勵群眾走上街頭夾道相迎。史迪威眼看威爾吉被這些宣傳技倆迷倒,也感到有點酸溜溜。史迪威大概忘記了他本人也曾經受到蘇聯電影的政治宣傳而沾沾自喜吧?兩者的愚昧又有何分別呢?誰人又可對他們下個較中肯的評語呢?威爾吉把他環球訪問的經歷寫了一本書,成為美國最暢銷的讀物。史迪威在日記裡對威爾吉訪華之行只輕描淡寫,顯然塔奇曼是從其他渠道取得威爾吉訪華之細節,然後作出較詳盡的報導。
塔奇曼曾作出如下的報導:"十月二日下午三時五十分,威爾吉抵達,舟車勞頓使他疲態畢露,夾道相迎的群眾湧現街頭。。。。。。不少函件和訊息等著他檢閱。華盛頓仍舊如常一片混亂。政治鬧劇繼續上演。支援中國計劃沒有落實。當前彌漫著一片悲觀的氣氛。戰略重點不在太平洋地區。斯廷森(Henry Stimson)僅表示對華處境關懷,但愛莫能助。參謀長決定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參戰。麥科伊(McCo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war)不願作出任何承擔。
史迪威給妻子的信中說:威爾吉下午抵達,他行程非常緊密,每天都忙於參加午宴,茶會及晚宴。他們安排他視察學校,工廠,參觀縫紉班,女童軍及軍火庫,避免他和當地的美國人接觸,使他看不到中國黑暗的一面。他們故意使他疲於奔命,利用物質麻醉他的思維能力,使他容易接受他們的宣傳。
"在十月五日......和威爾吉見面,但錯過了深切交談的機會,只感覺他已被蔣介石和蔣夫人完全麻醉了,並勸慰我應對他們表示恭維。這簡直是廢話......為何那個愚不可及的笨蛋直到如今仍未意識到中國的唯一希望是擁有三十個師,訓練有素,配備精良,效率高的軍隊投入戰場呢?威爾吉完全受到了肥皂劇一般的假象所蒙蔽,也受到吹捧,恭維及奉承的言詞所麻醉。"⋯⋯"他的訪問使到前線軍隊的士氣大振"和"勝利的機會在望"等等這些不切實際的誇言傳遍坊間。
在十月六日史迪威記述在Ch'u Hsien空軍基地發生了一場武裝衝突。"此乃蔣介石元帥的惡作劇......花生必須中止這些把戲。"史迪威並不在戰鬥現場,這些訊息必定是從別處得來的。
十月七日,威爾吉離開重慶,從此天下太平......"
單從以上的隻言片語塔奇曼便可引用來貶低蔣介石及中國政權的形象,是否過分草率呢?威爾吉的訪問對史迪威有何價值呢?他帶來的都是一些令人感到失望的消息,例如說中緬印戰場只是戰略上次要的考慮,美國不會派兵到那裡去,也不會提供其他支援。塔奇曼也忽略了威爾吉出訪的重點是蘇聯而非中國。在此之前,威爾吉已接受羅斯福之命出訪英國及愛爾蘭。他與邱吉爾及斯大林會面時得到對方熱情款待,這和羅斯福之聲望有關。蔣介石以同樣外交禮儀歡迎威爾吉來訪,但受到塔奇曼和史迪威的非議。
其實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性並沒有被忽視,美國派出遠征軍的一半數量是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只不過是由麥克阿瑟而非史迪威指揮的。另一使史迪威失去光彩的是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成功制止日本轟炸重慶,並不斷摧毀敵方的空軍,立下輝煌戰績。陳納德的聲望傳遍中國並得到蔣介石的肯定。無庸置疑,史迪威是陸軍之權威,陸軍是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空軍必須受到陸軍的保護才能發揮功用。塔奇曼支持史迪威這個觀點,因為很多中國西南部的空軍基地都在1944年日本發動豫湘桂戰役(Operation Ichi-Go)時失守。在此之前,羅斯福和史迪威曾向蔣介石施壓,迫使他派遣十五個師軍隊協助史迪威組織起一個龐大的"Y"兵團,準備反攻緬甸,以此作為保護基地安全的交換條件。羅斯福更明確警告:"假若中國軍隊不準備渡過薩爾溫江(Salween River)協助美軍反攻緬甸,所有支援中國的物料將會立即中止。"當時很多空軍基地都被日本拿下,陳納德被迫縮減行動。史迪威沒有伸出手援,竟然幸災樂禍。這便是一個負責中國戰場的司令的心態。(至此,中緬印戰場開始由史迪威和英國軍隊分擔責任)
根據塔奇曼的記述,陳納德曾得到史迪威的允許可隨意和威爾吉交流。(史迪威日記沒有提到這點)陳納德向威爾吉發了一封信,列明所需:"105架先進戰鬥機,30架中型及12架重型轟炸機,包括足夠的零件及妥善的維修,他在半年至一年內可將日本擊敗。"陳納德亦要求得到"全權負責指揮美國軍隊在中國戰場上的行動。"此封函件的來源不確。基於陳納德的經驗與能力都是從空軍得來的,難以相信他會如此張揚。(可查證於陳納德在1949年出版的自傳,Way of a Fighter)塔奇曼曾引證美國耗時兩年半,出動了14,847架戰鬥機,九十艘航空母艦和投下兩顆原子彈才完成擊敗日本的任務,她似乎有意出言譏諷陳納德之無知。讀者如果有興趣的話,可向美國海軍部查詢,便知道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從未擁有九十艘航空母艦。美國只有三艘Yorktown-class型之航母,二十四艘Essex-class型的航母,九艘Independence-class型的航母和兩艘Saipan-class的輕型航母,合共三十八艘。這群航母的載運量只可容納大約七千架戰鬥機使用。美國在大戰期間曾生產大約三十萬架戰鬥機,可是陳納德獲得的配給不足1%。
史迪威和陳納德兩人經常意見分歧,永遠合不來。一個和蔣介石及中國政府矛盾百出,另一個則與蔣介石合作無間並得到中國人的好感。塔奇曼說:蔣介石有意利用麥克休上校(Colonel McHugh),一個他熟識的駐華海軍武官的關係,將史迪威調走並由陳納德補上。在美國海軍的記錄上從未出現過這樣一個武官的職位,豈非塔奇曼又再一次無中生有呢?據說:調職請求書是由海軍部長諾克斯(Navy Secretary Knox)傳到陸軍部長史汀生(Secretary of War Stimson),再傳到陸軍參謀長馬歇爾(Chief-of-Staff of the army Marshall)的手裡。馬歇爾發覺消息是由麥克休向當時在印度執行任務的韋維爾(Wavell)洩露的,因此感到非常憤怒,並下令麥克休中止在中國的一切任務。這個傳聞不足信,因為馬歇爾怎麼可能向他的上司陸軍部長發號施令呢?陳納德升級一事無疾而終,馬歇爾繼續支持史迪威。
史迪威的兒子小喬(Joe Jr。)加入父親的團隊擔任陸軍情報工作,他的女婿埃斯特布魯克上校(Col。 Ernest Esterbrook)也加盟在蘭姆加(Ramgarh)擔任文職。蔣介石同意派出十五至二十個師的軍隊由史迪威指揮向緬甸反攻,但先決條件是美國和英國必須提供足夠的戰鬥機及派遣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艦隊到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增強實力,作為展開兩棲登陸仰光行動的準備。史迪威一直感到受壓於重慶的蔣介石和印度的英國人,必須卑躬屈節求援。既然美國不願出兵支援,他便只有就地取材,別無他途了。這個處境是由他一手造成的,咎由自取。
在新德里的韋維爾(Wavell)一直反對中國增兵印度,史迪威通過馬歇爾向英國人求助,韋維爾只答應將利多地區(Ledo)交由史迪威控制,作為策劃反攻緬甸的基地,執行ANAKIM(Allied campaign to retake Rangoon with amphibious landing)的行動。史迪威必須越過緬甸北部的胡康河谷(Hukwang Valley),到達密支那空軍基地(Myitkyina airfield)與從雲南怒江(Salween River)向南出發的中國遠征軍會合。英國人預測史迪威無法通過這段天然屏障完成任務。雖然面對重重困難,但美國人仍願意開闢一條由利多通往胡康河谷的路,把軍需物資運抵緬甸公路然後再送上前線去。英國人擔心中國人可利用陸上交通由緬甸進入印度,反對建路計劃。
史迪威最終得到蔣介石同意遣派十五個師的部隊由他指揮。雖然如此,但史迪威對緬甸行動信心不足,盡量避免要為戰爭失利負上責任。蔣介石由始至終都堅持盟軍必須對中國軍隊作出海空的支援,以防萬一。正當史迪威積極為緬甸行動作好準備之際,盟軍在北非戰場受壓,英國在1943年二月宣佈退出緬甸行動。英國臨陣退縮,蔣介石當然也按兵不動。史迪威在日記上描寫1943年一月八日是令他難堪的"黑色星期五",當天便是蔣介石撤銷反攻計劃,英國背棄承諾的一天。
史迪威繼續學習中國語言,導師是一個姓劉的士官(John Liu, Liu Fei),他們兩人最後成為朋友。史迪威有空時仍喜歡投入"紙上談兵"的遊戲,幻想率領英美中聯軍奪回緬甸的行動。在九月二十一日,史迪威在日記上記下與蔣介石用中文直接交談的經過,對蔣介石同意多派軍隊到蘭姆加受訓而感到快慰。史迪威趁機將一些照片和蔣介石分享,事後說:"蔣介石十分欣賞這些照片。他這個笨蛋,怎麼不會呢?我們費勁去求他幫忙,但他只付出少許便說成是無限的犧牲。"史迪威從何應欽那裡獲悉日本只派出三千人到河內,立即斥責何應欽為什麼不主動出擊,將敵人殲滅。美國不是面對同樣的敵人嗎?為何史迪威不主動帶領軍隊去對付他們呢?史迪威對何應欽的反應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在一月十六日美國政府頒發一枚優越服務徽章(DDS)給予史迪威,讚揚他在東枝(Taunggyi)出生入死的英勇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