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建故宮館 注入文化活力
支持建故宮館 注入文化活力

日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將於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出逾千件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珍藏,並預計由馬會斥資三十五億元興建,二○二二年落成。該項目公布至今,惹來社會的廣泛討論與關注。

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故宮歷史更是吸引國內外不少旅客專程慕名到訪北京院館參觀的主要理由,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相信單是故宮博物院這個「品牌」,已經充滿叫座力,大大提升香港的旅遊吸引力,振興本地經濟及旅遊業發展。根據初步規劃,博物館總建築樓面面積達三萬平方米,內容豐富多元,主要設施包括多個展覽廳、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等,從文物展覽、數字多媒體展示、故宮知識講堂等多個方面展現故宮博物院及其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部分展廳會長期展出有關故宮文化歷史以及與宮廷生活有關的文物。

文化項目依法籌備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更向本港傳媒表示,「小故宮」展出的部分文物「肯定未曾在故宮展出」,換言之,香港市民幾可率先欣賞這批「首度曝光」的珍品,屆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但可成為世界級展覽地標,為周邊地區帶來重大的發展機會,更為香港歷史、藝術及文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優越體驗。

香港長久以來被視為「文化沙漠」,但隨着近年西九文化區的規劃發展,特區政府已為藝術、教育和文化提供了一個指標性的公共空間,國內外文化人紛紛來港舉辦大型展覽,逐漸構成一個健康的生態圈。我們認為,這次港府與北京故宮達成的合作協議,對香港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且能進一步提升西九文化區的品格,加強本港在文化藝術的發展力度,並讓本地市民更容易了解和親近傳統及現代的中國文明,對歷史有更全面的認識和見解。

故宮珍品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人類文明的瑰寶,正如行政長官梁振英所指,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西九文化區,將是中央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送上「最好的、最大的禮物」。這份賀禮令人回想起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時候,故宮博物院精選三十多件書畫珍品,包括家喻戶曉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出宮」來港展出,引起哄動和熱潮;二○一○年尾,被譽為上海世博中國國家館的鎮館之寶──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移師香港展出,更吸引近百萬市民日夜輪候參觀。這些事例,足見本港市民對認識國家歷史、藝術、文化的渴求,更凸顯少數人專門以不斷製造事端 ,試圖推倒一切中港兩地正常交流交往的陰謀。

事實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藝術項目,西九文化管理局更是被合法授權管理該區設施的機構,籌備依足所有法定程序,根本上毋須再額外諮詢公眾,自我虛耗;對於有反對意見指計畫繞過立法會,言論更是無的放矢,項目開支全由馬會資助,不涉公帑,毋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和交代的事實,毋庸置疑。此外,「小故宮」將由西九管理局成立的全資附屬機構管理,擁有獨立管治架構、董事局,以及策展、保育、藏品登記、展覽、管理和教研專才組成的團隊,顯然並非部分網上傳言所指,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負責管理營運。我們相信,多數香港市民均會認清是非黑白,更對項目樂見其成,讓香港未來再多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博物館。

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是中西文化交融之所在,相信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落成,將讓市民毋須遠赴北京,就能近距離觀看國寶文物之瑰麗神奇,更了解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7年01月08日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