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沙頭角
走入沙頭角

今個週末約了沙頭角的街坊見面,心念一動,決定忙裏偷閒,順便行一下山。自從擔任立法會議員以來,開會就佔據了生活中大部分。時隔多月,在秋高氣爽的時候讓自己動起來,呼吸下自然的空氣,亦讓我有種難言的興奮。

雖非狂熱愛好者,更非行山專業人士,但我依然愛香港的郊野綠地,在市區咫尺之遙就有如此大面積而醉人的自然風光,在世界各大城市之中亦屬非常難得。

今次取道荔枝窩,途徑鹿頸,路上有林蔭小徑,有山澗斷垣,高地可以遠眺海灣,放眼遠望能目及深圳市區。行完山再入禁區,一個多月沒有到訪,想不到沙頭角邨迎海樓已經拆棚,新住戶馬上就能進駐入場,令人欣喜。其實,早在清代,沙頭角的東和墟已經是興盛的墟市,隨着英國租借新界,沙頭角南面劃入英租界內,沙頭角成爲橫跨兩地的邊境,最終更因此成爲禁區。非當地居民要入內,必須申請禁區紙,手續繁複。

及至2012年,政府認爲禁區開放可以正面促進沙頭角區的社區以及商貿發展,並會積極推動生態遊以及當地旅遊業,遂正式分階段開放沙頭角禁區,但普通遊人對於禁區神祕面紗後最有興趣探尋的地方——中英街及沙頭角墟就未被列入開放範圍。

早前有報刊將沙頭角邨描繪「法式小鎮」,講述禁區鐵網內的特色風貌,令不少市民大感嚮往。然而,是否全面開放禁區,沙頭角的居民尚有不同的意見。有意見期望沙頭角全面開放發展交通、商貿及旅遊,提升居民生活。但亦有街坊擔憂,開放後本來寧靜安逸的生活環境會遭受到負面的衝擊。兩方意見都有各自道理。但相持不下的爭論中是否存在兩全其美的出路?或者又是否亦能夠每日定額,允許一定數量的遊人提前預約登記出入的方式來解決爭議呢?這亦值得各方進行探討呢。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6年12月19日

原圖:房協網頁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