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變.路線不變
人變.路線不變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在上周五宣布不計劃參加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作為他的支持者,相信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會感到非常失望和惋惜。而對於一直以「反梁」為己任的反對派,理應覺得非常鼓舞,但從事實上來看,他們又似乎出奇地平靜,既不見喜上眉梢,更沒有欣喜若狂,反而對之後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選舉,泛民取得320多席而大書特書。個人對這個選舉結果並不感到意外。泛民由過去以消極的態度去抵制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到稍為後期改為有限度的參與,但也是因為要掩藏實力以及其他種種策略上的原因,在部分泛民有絕對優勢的界別都不盡取議席,反而通過協商或自我約制去讓出一些席位予中間力量甚至建制派。直到今次選舉,泛民才見真章,傾全力之下取得300多個議席,這完全是在預算範圍之內,他們把建制派所取得的800多席左分右拆,但所謂泛民的300多票,又何嘗敢保證在投票時是「鐵板一塊」,一票都不會少!

造王者心態屬一廂情願

反對派拿下那300 多票,只佔選委的總票數兩成多,並不構成挑戰建制派的力量。如果以建制派和反對派兩分的方法來劃分,反對派拿250,還是320,根本上並無大分別。因為距離決勝的臨界點還是甚遠,而唯一起作用的,就是押在建制派其中一個候選人去發揮「關鍵少數」的左右大局作用。這種「造王者」的心態,根本就是一廂情願,因為中央對港政策路線不會變,簡而言之,就是人變,路線不變。

在梁先生宣布不再參選的同一日,國務院港澳辦和中聯辦罕有地在同日發表談話,從談話的行文,可以見到中央對梁先生以及其施政方針的態度。在港澳辦的文稿中,「堅定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穩妥處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法律問題,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香港社會政治穩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是針對特首在「一國」方面的施政原則;「帶領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這就是點出在香港「兩制」以內的管治立場。而結論就是中央政府對特首的工作一直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而在中聯辦的談話文稿之中,內容大致和港澳辦相若,但就更詳細去勾畫出梁特首和現屆政府在「一國兩制」下的工作成效。

在過去4年多,反對派對特首梁振英先生的攻擊幾乎是無日無之。這些攻擊,基本上都是口號式的謾罵,或充其量是觀點不同、角度有異的判斷,這些攻擊無論在何時以及對何人都適用;但工作成果包括維護「一國兩制」的基本政策方針,以至在香港推行房屋、扶貧、安老以及環保的四大方針,其成績都是客觀並且實實在在的,而且政策都已見成效。

明年就是香港回歸20周年,香港在政治和社會上的問題,中央都是洞若觀火。現屆政府的施政,無論在「一國」的層次,還是在香港「兩制」以內的範圍,其政策和應對都是走對路。梁先生不再競選特首,你以為下一任特首就會在「反佔中」、「反港獨」這些大問題上有不同的立場?在房屋、扶貧、安老以及環保上就可以放軟手腳?

所以中央對港的政策路線是很清楚,未來無論誰當特首,也只能在這既定的路線上前進。誰可以取信於中央,成功落實貫徹這些政策;可以展示其能力去執行這些政策,並且能凝聚社會的共識去發揮最大的政治力量以達成這些政治和政策目標,誰就最有機會成功當選成為下一任行政長官。這是大勢,也是大局。這個大勢大局,不是反對派那300票可以改變,也不是任何人或者團體的主觀意願可以改變。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6年12月14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