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待一個篝火會
我們期待一個篝火會

每次出席家長講座,我都會問在座家長這個問題:孩子吃了一口後覺得不喜歡、或者不好吃的東西,通常是誰把它最後幹掉?答案十居其九,是父母;第十個答案,是索性把那食物丟掉。

孩子挑了件食物,吃一口後發現不喜歡,總會有人幫忙善後,多數是父母、祖父母,甚至外傭。久而久之,孩子會慣了手勢,把不想吃的東西遞給你。己所不欲,施於父母,那是我們這代人給孩子的身教。

香港人的家教其實好有趣,它是中西合璧的,既學了西方的自由自主,又保留了中國式的愛護有加。如果,能取長補短,那該是最精彩的教養;可惜,我們走的,總是取短補長的路。

我們把孩子放出去,對他們說,你相信甚麼、你搞甚麼,是你的自由、你的人權,做父母的沒法管束,那種灑脫,很西方。然而,當孩子出了事,闖了禍,父母又永遠撐起保護傘,幫孩子收拾殘局,那種犧牲,又很中國。

其實,我認識的西方教養不是這樣的,孩子要獨立,要走自己的路,必須同時與家庭切割。好多外國大學生都會做兼職,因為他們要享受自由,就要脫離家庭供養,就要自食其力。

香港的孩子剛好相反,我出去放任,你幫我孭鑊;就像小時候,好吃的我吃掉,不好吃的塞給你。

這種思維放射到社會,於是有幫孩子說,我要獨立,不過要繼續吃你的糧、用你的字、說你的話、拿你的着數、盜你的光環。

世上哪有此等便宜事?西方模式,要學就要學全套,要獨立就要切割。

我建議,不如先搞一個篝火會,讓那些選擇獨立的、自決的、要脫離國家母體的,先來個入會儀式,齊齊把特區護照拿出來,義無反顧丟到火裏去,熊熊聖火,斷絕港禍。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6年12月01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