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年度才剛舉行三次全體會議,但全都混戰收場,議程積壓、危機湧現,瞀亂惡爭之不堪,前所未見。議會內,建制和非建制兩大陣營火力全開,攬炒無底線;議會外,行政司法和「一國兩制」都被扯進暴風眼,似已形成「零和式」甚至「不流血不收手」的絕殺。
莊嚴宣誓變政治表態騷
行政立法關係和議會生態,近年出現愈趨失控的惡質沉淪,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求變更添變。目前困擾立法會的宣誓風波,便由個別新人急求表現的政治表態騷,瞬間轉化為癱瘓議會、衝擊行政立法關係的憲政風暴。這既個別人士的莽撞,並且觸及政治「紅線」,更因相關陣營力量藉此作為新角力平台,不惜以綑綁形式進行全方位攬炒,自行堵塞和解通道,再添柴加火。
作為風暴源頭的「加料」宣誓,並非新鮮事物,只是愈玩愈出火,情況一如部分大學迎新活動的劣質跟風。早在2004年,有新任議員為凸顯其街頭戰士形象,以加料和語調宣誓去挑戰體制;接着的2008年和2012年,參與這場政治表態騷的議員和形式愈見增多,但新意和吸引力卻急降。
及至今年,在求變求新的大形勢下,冒起的新面孔,絕大多數都選擇以「加料」宣誓作為第一份功課,而一窩蜂的「二次創作」,以致求新求出禍,都是預料之內。需強調,宣誓是莊嚴的責任承諾,任何加減修改,都屬惡意冒犯;現時亦只有立法會議員就職宣誓,出現容許被篡改的兒戲。
將爭拗回到制度面根治
今次事件的火頭,在於有議員於宣誓的內容和態度內加進「港獨」元素,觸及衝擊「一國兩制」的政治「紅線」,引來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強力反擊,這其實亦屬理所當然。面對這項衝突,只有三種處理態度:第一是全力開戰,第二是知所行止,第三是將爭拗回到制度面去根治。
目前,圍繞着宣誓風波的戰鬥正在全力開打,行政立法司法以致群眾都被牽扯進內,廝殺激烈,但背後理據薄弱,完全不符比例原則,而且未來變數詭譎,結果和代價都難可預料。不過,放在眼前的惡果,就是行政立法對立、立法會癱瘓停擺,甚至政府施政都受到窒礙。這場仗還要繼續打下去嗎?大家甘願淪為陪葬品嗎?
「唔想咁樣,可以點樣?」唯一的活路在於回到三權合作的制度面。首先,有關宣誓爭議既已提交司法覆核,大家就應尊重法治、尊重司法覆核,在法院作出裁決之前,各安本分、克己盡職,不要再藉故掀亂。
其次,「港獨」違憲違法,事涉國家安全和「一國兩制」的大是大非,相對於泛民的派系利益,高低有別,主次有異。任何一個對香港有承擔的政治人物,都應知所進退,否則換來的只會是唾棄罵名。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有泛民主要政黨在事件中刻意採取迴避區隔態度,但這是不足夠的,亦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是其是、非其非,是對任何一個從政人士的基本要求。
擺脫「 忠實反對派」 自綁
再其次,要撥亂反正,就是要擺脫三權分立的迷思,要擺脫「忠實反對派」的自綁,更需要重塑三權合作的正道。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強調,議員不合作,誰人做主持都未能繼續會議。試想,如果三權不合作,香港怎樣向前走?三權應如何合作?基本法怎麼寫,就應怎麼做。
原文轉載自《商報》2016年10月28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