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持續的政爭惡鬥和「拉布」流會,新一屆立法會在「大換血」之後重新上路,會是讓人安心,還是進一步灰心?
隨着選出大會和各事務委員會的正、副主席,立法會全面運作後,將可展現較清晰的輪廓。有變動才有新希望,大家都充滿期待,但亦深存疑慮。
立法會是議事堂,而不是泥漿摔角場。
在剛屆立法會中,大部分政府法案和撥款申請雖能獲得通過,但不少是在「截數」前夕「開快車埋單」,珍貴的議會時間,卻是虛耗在「拉布」流會,以及無聊重複的發言提問之中。
至於行政立法關係、立法會內兩大陣營的「死咬」對峙,更將香港拖進瀕陷空轉的堀頭巷。
70個議員中,新人多達26人,所代表的政團更有十多個,青黃不接和碎片化,形成非常不健康的「極端多黨制」。目前,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甚至同一陣營內的不同派別,既無共識亦欠互信,未來4年將會如何合作呢?經濟民生會否繼續淪為政爭犧牲品呢?
即使剛屆的亂象得到緩解,但若要立法會重新發揮建設性的正面功能,還需要依憑獲得連任的功能界別議員,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就此,代表商界的林健鋒提出要「政通人和、重回正軌」,而會計界的梁繼昌則要求「重塑立法會公信力」,一句「重回」、一句「重塑」,道盡了大家對新一屆立法會的憂慮和冀盼。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6年10月11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