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六是國慶,一如以往的有升旗儀式、國慶酒會、文藝晚會和煙花匯演,大家對這些活動都習以為常,媒體也如常報道。
這種平淡,也正好讓我們在慶祝過後,思考一下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國民身份認同問題。「教育」與「就業」是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的兩件大事,筆者今天談談這兩方面與與國民身份認同的關係。
香港青少年的國民身份認同問題的嚴峻,已發展成為對一切有關國家的歷史、文化、國情的抗拒與不信任。對於回歸了接近二十年的香港來說,教育模式和方法上無疑有很多值得檢討的地方。
中文被刪減為冰冷語言學
我們的中文課程改革之後,偏重語法句讀,而對人文情懷和文化傳承重視不夠,令到中文作為國民文學修養的學問,被刪減成為一門冰冷的語言學。
再看我們的中國歷史課程,在小學及初中階段沒有完全獨立成科,學生既沒動機,亦無興趣,到了高中階段,在現實的選科限制下,中國歷史科自然被邊緣化。
清代學者龔自珍曾言︰「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香港的情況是「亡其國民身份認同,必先滅其史。」近日中史科進行課程改革的討論,希望透過課程重組,提高學生興趣,原意甚好,但在沒有給予中史「名正言順」的地位,以及增加相關教學資源的配合下,中史教育的發展仍令人擔憂。
發展空間及選擇有限
教育之後,再談談就業。事實上,香港年輕人一方面面對的是香港內部經濟結構單一,發展空間及選擇有限;另一方面卻遇上國家高速發展,以及對香港的進一步開放。
在這個事實基礎之上,嘗試到內地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天地是順理成章。然而,基於前段的教育問題,以及一些傳媒的負面報道,香港年輕人對內地存有不少誤解,不願踏足內地,放棄了大好河山。
早前,筆者一位在科技大學任教電腦工程的教授朋友說,他的學生對電腦科技很有興趣,在大學也受到一流的專業訓練,但畢業後,卻大多只能選擇到銀行的IT支援部門工作。
科技是人類的未來,空間很大,但香港目前可以提供的門路實在太少。然而,只要我們視線,看看以一河之隔的深圳,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創新及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亦積極向香港的科技人才開放。
視線看以一河之隔的深圳
這不是大好機會嗎?可惜,我們的年輕人卻被一葉障目,看不見泰山之上的高端工作機會,這無疑是很可惜的。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6年10月07日
原圖:政府新聞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