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土地告急 陰謀論令上樓更難
【精選文章】土地告急 陰謀論令上樓更難

橫洲棕地、鴨脷洲駕駛學校以及石門足球中心,一連數星期不同地區就土地使用問題爆發連串收地建屋爭議,執筆之時房屋署又公布未來五年公屋量將下降三成。有熟悉房屋土地問題的高人指,香港缺土地豈止限於建屋,商業地、文娛康樂地一樣缺。告知市民建屋「不夠數」肯定會失分,政府也如此「坦白」,即是說缺地問題極之嚴峻,絕非政客的「口水戰」、媒體炒炒作作,就可即時由無變有,沒有「麵粉」的政府,也是神仙難變。

全城缺地 豈止於房屋

日前智庫組織團結基金的土地房屋研討會上,測量師學會會長劉振江劈頭指出,香港的土地短缺問題,豈限於住房,商業大廈單位與商業用地其實都極為短缺。他舉例,有商人希望回流香港投資,惜覓地不果、有外資公司計畫來港設分公司,惟在物色土地、辦公室亦困難重重,試問香港要如何發展下去。

至於備受關注的「棕地」,劉振江指出,現存不少使用者都是知名公司或廠商包括外國大品牌,絕非一般不明來歷的行業,足證香港除住宅外,商業、工業、倉存、物流,甚至醫療、社會及文娛康體用地都遠不足夠,直言發展土地的責任除在政府,社會上其他持份者亦有角色,受土地短缺所制約,最終損害的乃是香港經濟。

沒有麵粉 何來麵包?

香港土地短缺是不爭事實,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十年開發的土地,比上一個十年減少近九成;根據該智庫的統計,政府由一九九五年至二○○四期間開發共七千八百公頃土地,但由二○○五年至二○一四年期間,卻只完成一千一百公頃土地開發。未來二、三十年,香港要繼續發展,需要額外九千公頃土地,那麼地從何來呢?正是沒有麵粉,又何來麵包呢?

最近橫洲、鴨脷洲以及石門的土地,反映出「不要在我家後院」、「不遷不拆」的想法十分普遍,然而,土地擁有人或使用者要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是無可厚非,然而,在這個嚴重追落後的情況下,大家是否可以獨善其身呢?面對土地問題,誠如劉振江建議,若擬發展土地附近居民擔心發展會影響樓價,政府可否加入類似「土地經濟評估」方法,發展同時增加相關社區設施等,為社區和土地增值,藉此說服附近居民支持建屋計畫。

讓下一代多一點空間

外資在港無地可用、公立醫院逼爆、社區設施不足,市民居住面積愈來愈小;劏房居民、小市民青年人上車、上樓不成,每天捱貴租,可謂所有港人都因為土地短缺而身受其害,如果我們繼續對土地問題視若無睹,各家自掃門前雪,甚或放棄尋求共識、採取消極態度、帶頭反對覓地建屋及拓展用地,他日不只港人生活日益困苦,我們下一代將會更加難發展,出路亦愈見狹窄。

造地建屋,動輒需時十多二十年,今天未必人人感受到缺地之痛,但到每一個人都感到「針刺到肉」時,可能已太遲。筆者盼今天大家能少一點陰謀論,多一點同情、多一分體諒,讓香港多些土地,讓下一代多一點活動和生存空間。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6年10月06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