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周三是「佔中」兩周年,令人不禁回想這段傷感的記憶。這場香港回歸後最大型的違法集會,當初沒有將法律風險說清,以所謂「公民抗命」掩蓋,不少政客更自命甘地、馬丁路德金,做到群情洶湧,不少當初參與其中的青少年在激情過後,至今仍要面對法律責任,隨時因有案底,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只如此,「佔中」過後,香港出現史無前例的撕裂,社會上分為藍絲、黃絲,家人,朋友之間會因為政見不一而翻臉,即使泛民也出現嚴重的分裂,學聯分崩離析,激進本土奮起,不斷攻擊傳統泛民。
更重要的是,「佔中」令到當時的政改討論進入死局,那些打算要脅中央的人誤判形勢,最後令香港最有可能達成行政長官普選的機會胎死腹中,浪費本來已到香港人手中的一票。所以,「佔中」可說是「港殤」,是香港人的傷疤。
對於傷疤,一般處理方法是讓時間去治愈,不要亂搞亂碰,否則只會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迹。但有些人不知為何,就是喜歡把傷疤亂揭,要定期搞它一搞。
「佔中」過了兩年,也有人舉辦了一些「紀念」活動。
在這些活動中,筆者發現了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個在公民廣場搞的電影觀賞會,選的電影是《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Freedom",講的正是烏克蘭由2013年年底開始,至2014年初結束的一場大型反政府示威動亂。這個時間點正好是「佔中」發生大約一年前,也是「佔中」的醞釀時期,而且由於事件最後「成功」,迫使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當時亦被很多「佔中」主事者視為香港抗爭的典範。然而,如果真的了解國際形勢的人,就會發現選用烏克蘭的例子,莫不諷刺。
動亂後的烏克蘭是怎樣的?先看經濟方面,持續的政治及社會動盪使烏克蘭的經濟更加疲弱,標準普爾將烏克蘭的信用評級下調至CCC,面臨違約風險。再看看客觀數字,2014年烏克蘭美元計算的GDP,較前一年同比下跌26. 3%,到2015年更下跌32.1%。
內憂不止,外患同樣嚴峻。烏克蘭動亂其中一個觸發點是政府與俄羅斯及歐盟的關係。動亂過後,即使總統下台,但並未令到烏克蘭得到政治穩定,反而因為立場搖擺,夾在大國之間,其後令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弄至山河破碎的下場。
對於這些經濟及政治上的後遺症,「佔中」主事者大多避而不宣。但最令人心傷的是示威激起政府的鎮暴,有人權組織宣稱為期93天中,造成至少125人死亡,1,890多人受傷,還有65人失蹤。
對於這些人命傷亡,誰對誰錯自有公論,但怎麼論都是一齣悲劇。這齣悲劇在「佔中」電影會的活動簡介中,卻是這樣描述:「戰鬥民族烏克蘭人就響2013年末至2014年初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死咗好多人,為自由食子彈。」
不知道主事者是何心態,將活生生的人中槍描繪為「食子彈」,更用「戰鬥民族」這種字眼,強加一種英雄意識於烏克蘭人民身上,忘掉了每一條人命都是非常珍貴的基本人道精神。所謂「為自由」更是與動亂過後的烏克蘭現狀不符,硬將一齣寫實悲劇扭曲成科幻英雄片。
烏克蘭的例子就如甘地、馬丁路德金般,一直被「佔中」主事者消費,既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亦是罔顧事實,將香港引入動盪漩渦之中,自編自導成另一齣悲劇。
烏克蘭示威持續93天,雖然拉了總統下台,但事後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是典型的win a battle, lose the war。
香港「佔中」持續79天,過程中影響香港經濟形象,但幸運地未有嚴重傷亡,經濟後來也勉強穩得住,起碼沒有去到losethe war的地步,確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果真的要為佔中作一些紀念的話,絕不是鼓吹勇武抗爭,而是反思佔中這種違法抗爭的「可一不可再」。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6年09月30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