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終究落下帷幕。今屆選舉較為矚目的是一批老將落馬,不少新人上位。就選舉來說,有人大熱倒灶,或是有人黑馬殺出,都正常不過。只是今年的選舉結果或多或少都遭到戴耀廷的「雷動計劃」左右。
從網絡介紹得知,「雷動計劃」包括三部分:一、協調參選,希望非建制派參選人能協調或以初選方式減少初選名單;二、策略性投票,希望選民在決定投票給哪位候選人時,除了考慮是否支持該候選人的政綱外,還考慮他的勝算,若從民調得知他沒有勝算,即應投票予民調中顯示較有勝算的第二選擇;三、雷霆救兵,每區招募10000人,依據各方收集和整合的選情資訊,雷霆救兵在選舉當日的最後數小時作出關鍵投票,投給非建制派邊緣名單中最有勝算的候選人。
第一部分的協調行動不收效,多個非建制政團都不接受。但隻手遮天的戴教授依然由9月4日凌晨4時開始,用短訊向策略選民發出指示。雖然策略選民只有2.5萬,但這2.5萬票足以改變不少結果。最終,「雷動計劃」支持的23人名單中,有19人成功當選,可謂相當成功,但也把其黑暗的一面暴露無遺。
民主選舉優勝之處,是選民可以基於候選人過往的表現,以及對他的信任,投出心目中有利社會民生的議員。若議員做得不好,下一屆,選民照樣可以用選票把他踢走,但「雷動計劃」卻令候選人或議員本身的能力和魅力變得次要,策略選民根本毋須了解候選人的政綱和過往政績,只跟從指揮棒行事;如此,送入議會的只是戴教授自己的心頭所好,談不上是選民的抉擇。
表面看,「雷動」是非建制派之間的跨黨派合作,實際卻是戴教授一個人對幾萬名策略選民的指揮。這套選舉機器完全超然於任何政黨,本身構建成一個龐大的政治團體,聽命於總指揮。由於有最後投票之利,可以發揮「最後一根稻草」(last straw)的作用,主宰着部分邊緣候選人的命運;泛民候選人若不想遭捨棄,只有乖乖聽從戴教授的安排。那戴教授豈不成為非建制派的共主?
非建制派一向以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為己任,很難想像他們能夠眼睜睜地看着這種情況發生。而身為選民,如果今次選舉後悔自己投錯票,致令喜愛的候選人落馬,下次得學乖,不管擁護建制、泛民,還是本土派,都應該打開選舉事務處的候選人簡介,憑個人判斷投出不受擺布一票。
銘記,政棍心中只有選票,沒有選民。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6年9月9日
原圖: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