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不應存在「港獨」主張
選舉不應存在「港獨」主張

立法會選舉宣傳期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其中「港獨」乃今屆選舉的熱門議題,不得不承認,這項不良的政治主張的確愈來愈明目張膽。筆者「反港獨」立場鮮明,亦深深明白到「反港獨」之餘,必須了解其背後成因,方能對症下藥根治;亦只有讓市民明白到「港獨」之禍,大家在立法會選舉才會投下「反港獨」、「反拉布」一票。以下是筆者一些粗淺見解,希望跟各位分享本人對「港獨」的一點看法。

港獨與民粹主義

「港獨」之興起,如果按時序計算,當數今屆特區政府上任前後,傳媒突然大幅報道內地旅客在港不文明行為開始。期間,更摻雜大量如「雙非嬰搶床位」、「內地人搶奶粉」及「新移民來港搶福利」之類的消息,令部份市民對「內地人」產生非常負面的感覺。切身的影響,加上後來涉及政改方案的政治議題,如反對人大「8.31」決定、佔中、雨傘暴亂,以及之後的旺角暴動等,種種元素加起來,「本土」思維迅速發展為所謂的「自主」、「自决」,「港獨」主張亦油然而生。

另一項主因,是民粹主義抬頭。民粹主義,基本上已成當今世界各地的普遍現象;民粹主義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正是「歧視」和「排外」,甚至是「種族清洗」。看看美國總統選舉自然明白不過,該國富商特朗普在爭取共和黨提名期間,提出大量煽動民眾排外情緒的政策政綱,藉以爭取支持,包括「反移民」、「反伊斯蘭」等,盡情利用民眾的恐懼心理撈取選票,縱明知會嚴重分化社會亦在所不惜。

美國以外,另一民主大國英國亦不遑多讓,「脫歐公投」通過正是顯例。明知留在歐盟對英國經濟發展而言最好不過,偏偏英國選民就作出如此非理性的「自主」選擇,暫時而言或影響有限,但英國工商界及年輕人卻普遍感到憂慮,恐怕進一步打擊英國已經不濟的經濟及就業,而蘇格蘭亦再次密謀「脫英」,以求能「留歐」。

德國亦有類似情況,默克爾05年起擔任總理,支持率一度高達66%,但其包容難民的立場,卻使她和所屬政黨的支持度屢創新低,五月時更一度下跌至33%的低位。

上述例子證明,民粹、排外、仇外、極右,基本上已成世界風潮,這種思潮之產生,其實與社會資源及經濟成果分配不均有莫大關係。

年輕人向上流動機會減

不認不認還要認,香港經濟雖然發達,但經濟成果分配卻未盡完善。正如民主思路總幹事袁彌昌所言,「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也是全球發達經濟體中貧富懸殊之首,2012年的堅尼系數高達0.537」。貧富懸殊,加上欠缺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依賴舊有優勢產業的結果,就是財富集中在「已上位」的一群。在香港土地缺乏的特殊環境下,地產商坐大,加上近年各國實行「量寛」貨幣政策,氾濫的資金一窩蜂湧入資產,卻未流入實體經濟,令擁有資產(物業)者的財富不斷自動增值,相反未有資產者就未能享受成果。

面對經濟結構失衡及累積多年的社會矛盾,今屆政府上任未幾,特首梁振英即大力推廣創新科技發展,希望香港在傳統產業以外另覓出路,增加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堅持設立創新及科技局就是例證(可惜卻被「拉布」拖延三載!)。政府同時積極覓地建屋,以追回累積多年的房屋供應不足、推出「三辣招」打擊「炒樓」、大大減少非港人購置單位,成功遏抑樓價,同時又大幅增加福利開支,四年間已增加55%,同時領取綜緩個案數目則跌至近廿年新低。

而為緩解兩地矛盾,梁振英亦推出多項「港人優先」政策,包括限奶令、零雙非、港人港地、深圳戶籍居民「一周一行」、暫緩增加內地來港「自由行」城市數目等。

再次引用袁彌昌的文章,「與前朝不同,(特首)梁振英着手打擊壟斷性大財團、增加房屋供應與福利開支;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亦未能直接惠及年輕人。」雖然梁振英敢向地產商說「不」,為自己製造不少敵人,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縱現屆政府多努力,要在短時間內解決累積十多年的深層次矛盾仍是舉步維艱,但因他觸碰了不少大財團的利益,在明在暗施政都受到阻撓,更別論多項政府的惠民政策都被「拉布」和司法覆核阻撓,「增加土地」的新界東北計劃如是、為香港經濟尋出路的創科局如是。

年輕人向上流動和「港獨」的關係如何,有一個足堪正視,但又未必全然準備的例子。年初旺角暴動後,警方全力搜捕那批參與事件的暴徒,被捕者當中,很多都是無業或任職基層職位的年輕人。上述說法,或許會被批評以偏概全,但筆者認為,仍然值得大家思考。

「港獨」後果堪虞

經濟結構失衡既然是「港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著手解決自然是緩和矛盾的方法之一。然而,「港獨」的終極目標,卻是將香港從最大的依靠 - 內地分裂出來,這種矛盾,令到今日香港陷入死胡同。

「港獨」不單違法、違憲,更是分裂國家民族、衝擊國家主權、危害國家安全和破壞領土完整的劣行,科大經濟系教授雷鼎鳴早就指出「港獨」的禍害:「香港本身無天然資源,只有來去如風的資金、本地已有的建設、港人擁有的人力資本、特殊優越的地理位置及政府七、八千億港元的財政儲備」,但一旦「港獨」成真,
中國不可能不視香港為「敵國」,背靠祖國的地理優勢自然不復存在,「外國投資者怎敢把資金放在一個旁邊有一強大『敵國』的香港身上?」

雷教授斷言,外國資金幾乎肯定立刻逃離香港,本地的建設必大幅貶值。其中,香港GDP中,有百分之廿三靠「轉口貿易及物流」,「港獨」後,根本不會有貨物經香港轉口到內地;另外,「沒有了內地這一『敵國』的企業在港上市,香港自己的公司又早已跌至價錢低殘」,佔GDP百分之十六的金融服務業也應聲倒下,專業服務也會無人問津。

解救「港獨」之道

處理「港獨」並無獨步單方,要解決此一百害又無一利的思潮,須多管齊下,其中香港經濟結構必須優化,令到產業更多元化,藉以為年輕人提供更多「上位」的機會。梁振英政府深明此道,除在現有CEPA基礎上向中央積極爭取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外,更積極參與及探討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新經濟機遇,在尋求加入亞洲基礎建設銀行的同時,更積極跟東盟十國成員商討自貿協議,加上日前公布的「深港通」,種種舉措,全都是為鞏固香港經濟基礎,並令香港經濟更多元而做。

另外,增闢土地、增加住宅及供應商業設施,繼續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只有令住宅樓價平穩,市民才能安居;亦只有增加店舖及寫字樓等商業設施供應,租金才可回歸合理水平,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為市民提供更佳的創業和就業機會。

另外,教育亦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但礙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詳述;總體而言,學校必須正確引導學生,痛陳「港獨」弊端,讓學生自發「反港獨」,同時為年輕人提供更多認識國家及其發展的機會,使他們明白,背靠祖國,實乃發展個人事業的重大機遇。上述各項,可說是金科玉律,政府必須認真謀劃,切實執行。

向「港獨」、「拉布」及「流會」說不

最後,還是最重要一環,我們必須在還有不足數天的立法會選舉上,用選票踢走支持「港獨」、「拉布」及「流會」的候選人。「港獨入立」,除了政治上說不過去,最嚴重者,是「港獨」份子一旦當選,就可以利用公帑在各區開設辦事處,將片面和不盡不實的「港獨」主張「落地」。

香港人,如果你看完本文後,認同「港獨」絕不是香港出路的話,懇請你九月四日站出來投票,向「港獨」說不、向「拉布」說不、向「流會」說不。

原圖:文匯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