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一個心魔
三座大山一個心魔

土地供應不足,剛性需求不減,居住問題始終老大難!當中,私人住宅市場尚有港鐵、市建局和私人發展項目參與「支撐」,但公營項目則往往面對覓地難、程序煩和反對聲音大等阻障,舉步維艱。最新的公屋輪候時間已延長至4.1年,創15年新高。有房委會委員指出,按照每季上升0.2年的基礎推算,到今年年底時會增至4.5年。

根據房委會資料,公屋輪候時間自2014年9月底偏離「3年上樓」承諾後,市民「再坐一會等上樓」已成為新常態。去年6月,輪候時間已升至3.4年,今天更衝破「4字關」,達到4.1年,若升勢未變,「5字關」將指日可待,社會怨氣快速逼近爆發臨界點。

香港雖然地小人多,但仍未至於無地可用,造成今天「樓到起時恨地小」,主要原因有「三座大山一個心魔」,譜寫出一齣自導自演自害的人為悲劇!

所謂三座大山,第一是指地區人士的避鄰心態,幾乎所有規模較大、作用較大的建設項目,如骨灰龕、堆填區、牲畜市場等厭惡項目固不待言,即使如建屋起路等民生實事,也難逃先反對、再「講數」,然後以政府讓步進行政治邀功的「老調子」。多少個公屋項目就在拖延多年、規模縮細、受惠家庭數目大減的情況下無奈開展,相關議員政黨和地區團體卻鼓掌稱賀,更為其「功績」自吹自擂;但回首一看,面對沒完沒了的輪候公屋人龍,可以安心嗎?

第二是指綠化帶不能動的教條主義或犬儒心態。綠化也好、保育也好,都是為了提升大家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素,而發展和保育之間,其實存在一種主次的順序。所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若連蝸居也沒有,還談什麼居住環境、生活質素?難道要一個無家可歸者晚晚在綠樹成蔭的公園內露宿?要一個基層家庭日夜屈居劏房捱貴租,然後在假期到郊野公園享受美好大自然?這就是大家的心中所想?此情此景,令人不期然聯想起「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第三是政府有否勇於迎難而上、擇善固執的施政品質。在今天的泛民粹氛圍下,任何政策都逃不過刁難挑戰,最重要的是敢不敢、衝不衝、能不能?發展與保育從來是矛盾的兩端,是一種政策平衡,不是憲法規定,就用政治手法去疏導、去落實,沒有藉口,更沒有自閹抱竄的空間。

至於心魔,就是部分人士堅執反對新界東北、新界西北的大規模發展方案,為的不是保育,而是想營造拒中的氛圍。「一國兩制」是在「一國」下的「兩制」,而不是把一個國家切割為生死不相往來的兩個部分。這個心魔不解,更多的失智自殘現象恐將陸續出現。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6年08月15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