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狄更斯《雙城記》
十年前,我轉行入出版界,見證它的風光歲月。周六日的書展,人潮水泄不通,名作家講座絕早爆滿,粉絲揮金如土地買書。《馬仔的低能婚禮》首印過萬本,一天賣光,其他分銷商來「搶」書,即晚瘋狂加印,書展共賣了四萬本以上。每朝我必先回公司看電腦紀錄,銷數是一萬幾千地攀升。
不過,自從互聯網興起,免費資訊時代降臨,愈來愈多人不願付費買書。人們花在社交媒體的時間比書本多,在車上、飛機上,很少人會看書。書店中,書及精品文具的比例一直下降。出版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愈來愈小。
從前,賣過萬本是暢銷書,但今天,能賣二千已難能可貴,賣幾百本是常態,不能收支平衡。我認識的十幾家有一定規模及歷史的出版社,已退出了書展,或把招牌借了給分銷商做生意。
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再沒有懷才不遇的作家,但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沒人買書,作家怎樣生存?免費資訊、真知灼見唾手可得,增長集體智慧;但各種偏見和未經考核的謬誤,煽動群眾,故此也是愚蠢的時代。
今天,傳統出版社不能單單以過去的方法來經營,最好是順應社交平台,互聯網來找出路;借助它來找人氣高的網絡作家出書,網絡作家也是借互聯網的平台來積累人氣,接廣告來生存,用網民反應來測試水溫。
互聯網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出版業要經歷翻天覆地震痛式的改變,書展的面貌也遲早要變的。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6年7月21日
原圖:貿發局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