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柯文哲和蔡英文能夠不開設facebook 帳戶嗎?在今時今日的大型民主選舉中,在單議席的情况下,沒有facebook 帳戶的候選人有可能勝出嗎?大家都知道,共和黨的特朗普是持續受到美國和國際的主流媒體抵制的,負面報道不絕,輿論一致看淡。如果只讀報刊的話,肯定會認為特朗普不可能選上美國總統,甚至不可能出線成為共和黨候選人。但我們看一看特朗普的facebook,他的網絡人氣長期拋離其對手希拉里,更遑論其他共和黨代表了。故此,特朗普順利取得多數群眾支持,成為黨代表參選美國總統,完全是可以預期的。
不看國際了,就看看香港,這種網絡輿情與傳統媒體輿情不一致的情况,在今年2 月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也出現過。當時梁天琦和本土民主前線的網絡人氣遠高於楊岳橋,但多數媒體在選前卻對梁天琦採取冷處理的態度,並且大力批判促使梁天琦冒起的旺角騷亂事件,當中也包括親泛民的報刊。最終,雖然梁天琦只能獲得6 萬多票,無緣進入立法會,但誰也不能否定網絡文宣在梁天琦選戰中的作用。
至於建制派有多重視網絡工作?說實話,早於2009年下旬的反高鐵運動後,已有不少建制派人士出來說要重視網絡工作,要善用網絡爭取年輕人理解和支持。但說了是否就等於做了?幾年時間已過,建制派究竟在網絡工作上投放了多少資源?網絡工作的預算佔整個選舉工程的預算有無10%?在美國、台灣或新加坡,不少政黨和政客的網絡宣傳都是由專業團隊負責,分工仔細,有些人專注視頻製作、有些人專注造圖、有些人專注網絡寫作、有些人專注facebook、有些人專注Twitter。至於香港的建制派呢,別說擁有一隊新媒體團隊了,到底多少人有聘請一名專職的新媒體助理,抑或只由原有的職員兼顧?
我便不好說出來了。
倘續輕視網絡未來選情無法樂觀正如筆者所言,早於2009年,已有不少人指出網絡工作的重要性,這根本不是一個新問題,而是老問題了。但直至2016年,在選舉前的最後一年半載,仍有不少建制派人士才急急腳搞一個面向公眾的facebook專頁,開始投放一些資源在網絡工作上。臨急抱佛腳,陣前組軍,兼且預算不多,又會有多大效果呢?
由於上一代的年長選民仍然佔一定比例,兼新反對力量未夠成熟,在比例代表制之下,我對建制派在今屆立法會的選情仍不算太悲觀。但在更長遠的日子,倘若建制派繼續輕視網絡工作,繼續爭取不了多數年輕人支持,這個陣營未來的選情實在無法樂觀。更重要的是,網絡肯定會是未來輿論工作和人心工程的主戰場,失去了這個陣地,社會政治形勢怎會好轉?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6年07月08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