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時,紛擾多日的醫委會改革仍未獲得立法會通過。經歷了「怪醫」梁家騮試圖十一萬項修訂、流會、瘋狂點人數等多番刁難後,這場多病人引頸以待的改革慘變成政治磨難,形勢令各人擔憂。其中最弔詭的是,向來受人尊重的醫生成為政治主角,而反對者只根據理據薄弱的陰謀論發炮,有失專業,更會犧牲病人權益。
兩大爭議均屬假設「陰謀論」
醫委會改革的最大爭議,是政治操控論和引入內地醫生論,然而兩者均聳人聽聞,經不起事實推敲,屬徹頭徹尾的假設「陰謀論」。首先操控一說,政府多次澄清,新增四名委員由病人組織和消委會選舉產生,才由政府在形式上作出委任,操控是誤解。如果政府委任就是操控,那現時醫委會中十四名委員亦由政府委任,這些人被政府操控了麼?
醫委會改革增加病人委員,主要為了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改革之後,醫生在醫委會比例仍高達四分三(二十四名),政府從何操控或影響專業自主之憂呢?
改革醫委會為回應社會
再說引入內地醫生,更是無稽之談。醫委會改革根本不觸及執業資格問題,只是建議海外醫生註冊時間。現時法例清楚訂明,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必須通過由港大或中大醫學院制定的執業試。港大中大會降低執業水準嗎?有人卻將此生拉硬扯到港人疑慮的內地醫生方面,實在是利用社會氣氛挑撥離間。
知悉情況的都知道,政府改革醫委會,主要是為了回應病人組織、社會要求改革的呼聲。這一呼聲早在十五年前就發出了,根本不涉操控等謬論。
醫委會長期以來因透明度和效率不足遭人詬病,最明顯有兩點爭議。一是處理醫療事故時予人「醫醫相衞」感覺;二是處理投訴曠日持久。醫委會目前積壓投訴個案逾九百宗,平均處理需時五十八個月,效率可用極低形容。
最令港人記憶猶新的個案就是藝人張崇德長子夭折案。張崇德冒着喪子之痛,與醫委會爭拗達九年之久,其間花費七位數,精神上、經濟上的壓力近乎去到極限,才最終證實涉事的婦產科醫生蔡明欣專業失德,令她停牌二十四個月。試問,本港有幾個家庭可以承受九年、七位數花費的代價去追求一個公道呢?
政治化抹黑醫生須保專業良心
醫委會早已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然而合理之舉,卻在泛政治化氣氛下遭人抹黑,事件令人遺憾。
醫者仁心,治病救人,筆者相信醫生大都本着專業精神、願意維護病人的權益。既然如此,醫生為何不願意接納多一點病人聲音呢?這一點無損醫生專業、無損醫生權威,反而可以搭建更好的醫生病人關係。
最後,筆者希望讓專業的歸專業,面對政客挑撥唆擺,醫者能夠認清是非黑白,不要再被無謂的推測和假設蒙騙。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6年07月07日
原圖: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