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中國大陸可保持良性互動
香港與中國大陸可保持良性互動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初期,筆者被公司委派到上海找尋合伙人,準備在當地設立生產線,製造熱熔領襯布,將成品出口及內銷。紡織業在上海有悠久歷史,基礎穩固,是個理想的投資地點。合作條件很快便談妥,隨即進口機器與裝備,工廠如期投產。我們從香港及北美洲調派了數名技術人員前往上海,協助培訓當地的工人,雙方合作得很愉快。

改革開放政策得到很多香港企業家的支持,他們響應國家的號召,將業務擴展到中國內地,並分散到各個領域去。使沉寂多年的經濟恢復生機。香港企業家起了示範的作用,引發台商及其他地區投資者的興趣,紛紛步其後塵,帶動中國經濟起飛,欣欣向榮。

在投產之前,上海合伙人曾接受我們的邀請,遣送員工到香港接受培訓。他們初次走出國門,對外面的事物感到新奇。香港的繁榮與進步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老家仍津津樂道。除此之外,香港的法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也使他們耳目一新。從一九八零年開始,中港兩地人民往來逐漸頻繁。內地人對香港愈來愈感興趣,為了加深了解,很多人喜歡偷看香港的電視節目,偷聽香港的新聞。具有香港特色的廣東話突然在很多場合出現,並流行起來;港式餐飲及港式衣裝也受到追捧,成為時尚的標誌。

當年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國大陸的百份十二,十分可觀,香港人引以為榮。由於與大陸邊界連接,和內地合作符合香港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但可保持競爭力,也可將市場擴大,發揮地利之優勢。雙方緊密合作也可產生積極的互動,達到雙贏的局面。

當年香港人對國家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把前途與祖國鎖在一起,並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大陸除了提供商機,也提供就業機會。北上成為一項重要的選擇,學習普通話亦成為熱潮。與此同時,香港作為國際性大都會的地位卻絲毫沒有改變。它的優越性顯而易見。

從任何角度看,中港合作都會產生良性的互動作用。大陸可學習香港的經驗,香港可受惠於大陸的人口,土地資源及龐大的市場潛力。存有這種思維在當時來說十分普遍,港人視大陸同胞情同手足,患難與共。他們感到大陸的盛衰和香港的命運環環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關係只有愈來愈緊密,愈來愈不可分割,才屬正常。哪想到,有些年輕人竟然與此背道而馳,否定自己是中國人,主張與中國斷絕關係,走上獨立自主之路。

這種思維既不符合現實,也違背國家的利益。如果付諸行動,便會觸犯國法。他們與父輩實事求是的作風完全相反,而且看不到國家也跟隨著世界潮流在改變。面對這個過程,香港其實也可發揮一些積極作用,促使國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香港的廉政,法治及其他成功的經驗都可為中國借鑑,「港獨」份子又何必捨此求彼呢?

改革開放已進行了三十多年,中國由一窮二白變成世界經濟第二大國,憑此可預測它會變得愈來愈好。我們的年輕人如果趕著要搭乘這班「經濟特快」,那他們必須按照「乘客手則」作出準備,否則便會上不了車!但如果他們猶豫不決,也必定於事無補;又如果他瞎著眼睛對「乘客手則」提出反對,也必然徒勞無功!那到底什麼才是他們聰明的選擇?還需再說嗎?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