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脫歐為鑑 重建理性社會
以英脫歐為鑑 重建理性社會

世上最有用、最能趨吉或避凶一課,往往要付出極昂貴的代價才能學會。所以,最能為我們一生增值的,就是當別人付出沉痛學費時,我們專心旁聽,上一堂免費課。英國是筆者第二最愛國家;同時,筆者向來視香港紀律部隊為我城文明的基石—亦因如此,剛發生的Brexit(英國脫歐)及牛頭角無情大火,令過去幾天成為極為難過的一星期。但難過之餘,我們亦希望客觀、正面地從社會心痛中汲取教訓,為港人增長智慧。

英女皇苦心經營和保護90載的United Kingdom「聯合王國」,從脫歐公投的投票結果來看已名存實亡。王國在周五已被四大鴻溝分裂:⑴地區;⑵世代之爭;⑶階級/教育程度;及⑷種族的不同,已被政客「求異存同」的仇視策略,成功挑撥為不可化解的群族猜疑。這些不同的群組有些想留歐、有些想脫英獨立,各自力爭自己支持的政治體制:公投結束不到24小時,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便表示62%的蘇格蘭人以選票支持留歐,充分表明他們對外向、開放、現代社會的渴望,因此她已開始為再次舉行「蘇獨」公投做立法準備。

失去凝聚力 排外情緒升溫

另一邊廂,北愛爾蘭亦有政客在構想獨立方法。而在南方,更有人開始不理會無水、無電、無財政和實際可行性,倡議倫敦獨立。眼前所見,「UK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聯合王國再沒有萬眾一心,迎接同一個前途的愛心和耐性,剩下的只有「me me me」的狹隘想法。日後,若港人再揮舞龍獅旗時,也煩請要特別標示(highlight)他們崇拜的究竟是昔日王國的哪一地塊。

現時,不僅數以百萬居英的歐洲人頓覺成為外人,連印裔移民的第三代後裔,也表示覺得被「另眼相看」。就算一個17年前嫁進英國、現任倫敦大學一學系主任的一個美國白人也寫下公開信,強烈促請英國人不要效法今天美國人的憤怒和民族主義,而走上「小英國」,仇外、仇富、仇成功的不文明之路。

英鎊急貶值 經濟料將衰退

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反映全球巿場對其經濟及社會的評價,所以當英鎊在公投後暴跌至1983年這33年前的低位,劣勢可想而知。而亦因此,一天之內英國已由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下跌至第六位。更尤甚者,各投資銀行均預期年底前還有10至15%的跌幅—相信很多以為一眾有關脫歐經濟預測是「政客靠嚇」的人,很快會明白事態嚴重。如果分析師的估計正確,那麼英鎊兩年多內便會貶值三分之一。這對於有58%人口出國旅遊的英國,肯定會帶來失望的行程轉變。而即使能夠成行,相信遊歐的英人到了遊客區,都會明顯感到以往沒有的「有分你我」,其受歧視程度隨時與在香港拖着篋的內地旅客一樣。

專家還預期英國經濟會每年收縮2%。當個人收入下降,但入口貨品卻因英鎊貶值而加價,減薪加上通脹會急促削弱家庭購買力及生活質素,人人受害。面臨兩至十年的「退歐期」,由28國政客各懷鬼胎帶來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加上頭幾年的經濟收縮,任何企業都不會貿然投資,也不會選擇吸納岌岌可危的英鎊而到倫敦上市。

再者,歐盟國家在周六已急不及待公布「清理門戶」,要求英國立即執行里斯本條約第50條,從速展開脫歐程序。故此,全球企業在公投48小時內已清楚明白,英國已正式由一個6億人口的世界最大經濟體系橋頭堡,變回一個6千萬人的「自己顧自己」、暫且仍勉強是「一國」的孤獨市場。

資金固然不會進入;但已進入了的舊資金仍會覺得被「搵了老襯」。例如,在英國建廠產車的商家,多數是因為能以低稅出口歐洲,其中以日本車廠佔逾一半。本來,明年英國汽車產量料創新高—這個情境在脫歐之後,面對正常、沒優惠的歐洲入口稅率時將不會出現。可以預期,隨着企業關廠、撤資、調配人員進歐重置基地,將會從製造業、服務業、物流業、金融業全面擴散。當貿易、資本及政府財政通通見紅之時,短中期劣勢不難惡化成惡性循環,令英國有機會「追日本、過巴西」。周六,穆迪宣布將英國評級展望轉為負面,並解釋日後的降級程度可以隨事態發展而轉急。鼓吹港獨者應從這三天「英獨」的恐怖一課中學會,為了保護自己低IQ程度旳私隱,應該立即「入櫃」。

失業恐加劇 遭降評級展望

說到底,一個民主體制要真正為民、利民,其社會還必定要擁抱開明、自由、外向的思想(liberalism),否則所謂民主只會淪為沒有內涵的投票機器,甚至「大多數暴政」(majority tyranny)。到今天,當脫歐令本來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歐盟一下子變成第二;而大西洋的另一邊,全球最大軍事政治強國、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美國,隨時會選出以煽動仇恨、挑撥族群矛盾見稱的Donald Trump成為總統時,港人是否應好好細想,西方的月亮是否真的特別圓﹖這些地方都有成熟的直選政制,但是否文明社會?還是我們應理性、客觀、冷靜、全觀地為自己的家園設計最合適、最利民、最切實可行的社會經濟民生政策﹖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筆者肯定的一點是,當英國形勢在未來一個月內急劇惡化,國家、人民、經濟四分五裂時,投票脫歐的英人會充滿後悔(regret)和內疚(remorse)。而歷史的大諷剌是,英人周五刺破的歐洲體系,正是前首相邱吉爾在二戰後的願!面對這個全民選擇國家自殺的悲劇,理應用邱吉爾的名言總結:「The trouble with committing political suicide is that you live to regret it」。更可惜的是,要後悔最多個年頭的,就是最想留歐的年輕人。結果,一代長者最支持的錯誤永久決定,會由本來可以決定英國將來的年輕一代埋單。

筆者認為今次「誤投」的最大原因就是人民被政客煽動,以情感、仇恨掩過了客觀事實及理性數據,以至誤判因果關係。所以,公投後Google大數據分析英人搜尋最多的問題是「離開歐盟代表甚麼﹖」(What does it mean to leave the EU?)及「甚麼是歐盟﹖」(What is the EU?)。

情感被煽動 青年前景堪憂

市民覺得經濟發展遺下了他們,所以遷怒於歐盟官僚及移民,其實是忽略了全球化及知識型經濟發展下,低技術工作被取締是全球趨勢。但整體而言,英國問題其實不太嚴重,失業率只有5%,是歐盟整體的一半;其中歐盟作為英國一半的出口市場,肯定功不可沒。

要改善對基層市民的支援,幫助他們增值自強是不二法門。在移民討論中較少提及的是,英國的入境移民在大國當中並不算多,其中來自歐盟的人數更佔總數少於一半。筆者研究每個地方的盛衰關鍵,其中一個共通的衰落指標,就是不去想通問題的真正原因,還將所有壞結果都「賴」在外人身上。這一點應為港人敲起警鐘,因為這幾年我們似乎已習凡事「賴」中央、「賴」特首、排外,將經濟、民生等大多數議題都政治化,動輒拉布,實在已經很久沒有為民解困及為社會經濟增值做實事。「英獨」一課說明,閉關鎖港從來沒有為英國或香港帶來任何好處﹗每當我們背向世界時,港人的視野、福祉及下一代的將來就會收窄及失去精采。

筆者也相信,很多英人以為今次投的是一個為心裏不快而投的抗議票(Protest Vote)。但其實這次要他們應投的,是要用冷靜客觀分析的決定票(Decision Vote)。「腦票心用」的結果,令如今「炬成灰淚未乾」,我們也應警惕,一旦民眾被仇恨分心,結果可以是如何災難性﹗

對此,因很了解人性而成為現今全球最暢銷作家、《哈利波特》作者J.K. Rowling近日發表文章「On Monsters, Villains and the EU Referendum」中一矢中的:脫歐派的策略,就是先製造一個自私自利、人見人怕、萬惡之源的怪物,再製造一個最脆弱、最純真又最易受傷的好人,跟着描繪一個打敗了怪物就可以達到的天堂境界。如此橋段,英國、美國、香港的政客們肯定都耳熟能詳。

要客觀理性 全局觀作分析

讀者也應了解,香港的確有極豐富的歷史及人物條件,肯定是戲劇性大長篇的好材料,而大結局既可以是人人開心的大團圓,但也可以是同歸於盡、令人無限欷歔的大悲劇;關鍵就是港人會不會跟英人一樣,不理事實,接受仇恨思想主導我們對社會、經濟、民生的決定。

令筆者有信心我城能大團圓結局,就是文明社會除了要有好制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多不計回報、顧存大局為社會付出的人。他們做事出發點從來都不是為掌聲、為名利、為票源,只是明白「we we we」的美好,是值得他們努力—甚至可能不幸犧牲性命。我們社會上有很多多謝也沒有一聲的工作(thankless roles)。例如,牛頭角大火之前,香港有多少人會留意及明白消防員堅毅不屈、保護大眾的信念有多強烈、多可敬?

又例如,當勞僱會資方代表劉展灝先生接受這份義工時曾說,這個位置的唯一回報是一個「無良僱主」的稱號,但他仍以「既然自己稱職,捨我其誰」的情操接受苦工。又例如,為甚麼有完全可以準時放工、高薪厚職的人,去做大學管理、但事事受學生和議員衝擊的義工?當然,香港還有無數社工、護士、醫生、警察為弱者加時加力工作,同樣不計回報。

筆者相信民粹主義政客不能給社會問題提供答案,但肯定能玩弄憤怒,製造仇恨。英國年輕人看到機會,所以普遍支持留歐。政棍們卻看上被遺忘的一群,火上加油,結果令今天英國變成火焰山。

文明社會不會在一片打怪物、造天堂的口號中建成。它只能建基於理性客觀的討論,及正能量市民的無私貢獻。不論香港還是英國,好人仍多的是,在過去十多天最令我上心的,莫過於被鎗殺的議員Jo Cox。她遺下的丈夫如此形容這位只懂用正能量待人、跟選民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勇敢議員:She met the world with love(她以愛對待世界)。筆者只盼望香港的議會,有多些如Jo Cox般說實話,不製造怪物、弱者與迷惑群眾說「打倒怪物要靠政客」的好人!這樣,香港就真的可以避免步英國的後塵,造就全世界最繁盛、最動人、最關愛的國際都會,成為真正的樂土。

原文轉載自《晴報》6月27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