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正在討論「一帶一路獎學金」,泛民主派議員近乎全面反對,建制派議員亦態度消極,似乎難以在本立法會年度內通過撥款。筆者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教育局的工作不足,未能有效向公眾清楚解釋「一帶一路獎學金」對本港整體發展和學生的意義,在一些具體細節部分亦未有準備好,導致獎學金在公眾和立法會的支持度不足。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部分立法會議員對發展趨勢掌握不深、不重視發展、對國策冷漠、心態保守、欠缺國際城市的視野和風範。長此下去,本港的競爭力難免受到影響,甚至損害香港在國家和國際的地位。
「一帶一路」是國策,從世界多個發達國家競相加入亞投行,以及近年我國與東南亞、中亞和東歐的經貿文化關係不斷加深,相關的雙邊協議和經貿合同愈來愈多可見, 「一帶一路」實際上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前景樂觀,機遇巨大。「一帶一路」符合地緣發展趨勢,所帶來的機遇,屬於世界,屬於中國,也屬於香港。「一帶一路」大勢,香港可以積極把握,也可以漠視,卻是不可阻擋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特區政府主動促進社會各界對「一帶一路」的認識,推動不同層面的交流,對香港是有重要意義的,有助港人港商抓住趨勢下的機遇,值得肯定。
對學生而言選擇愈多愈好
「一帶一路獎學金」是由特區政府向現有的獎學基金注資10億元,藉由基金帶來的投資收益資助「一帶一路」沿線的精英學生來港讀書,也資助本港學生到「一帶一路」國家學習,期望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認知與關係,也為本港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選擇。在特區政府擁有的數千億財政儲備下,10億所佔的比例不算高,基本上不會影響政府的運作和其他支出;何况該10億並非直接支出,政府只是透過基金的投資收益來資助本港和海外學生,在財政上絕非無法負擔。此外,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在現行的規例下,本港大學容許接收一定比例的非本地學生,提高大學的國際化氛圍,而「一帶一路獎學金」資助海外精英學生來港升學,亦絕不會導致本地學生的大學學額減少。進一步說,招攬海外學生與增加本地學生學額本來就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可以同時並行的。
事實上,對本港學生而言,選擇總是愈多愈好,難道所有人都有條件和適合到歐美地區升學嗎?何况,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其實較歐美發達國家更加高,發展潛力和機遇愈來愈值得重視,筆者相信國家和香港未來肯定需要更多熟悉「一帶一路」沿線情况的人才,故「一帶一路獎學金」其實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也許「一帶一路獎學金」不屬於具迫切性的政策。但既然一個政策符合發展趨勢,對香港學生有正面價值,對社會沒有什麼負面影響,為什麼要不通過呢?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6年06月17日
原圖:大公報
評論